战胜思想上的悬崖:27个“悬崖村”脱贫大决战(图)

半月谈

在历史上,四川既有“天府之国”的千年美誉,也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慨叹。如果说以成都平原为代表的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之称,四川盆周山区则是“蜀道难”的主要分布区域,这里集中了四川绝大部分高山贫困村。有的建制村内自然村落零星分布,存在因地形条件特殊,被群众称为“悬崖村”的自然村和聚集点,属于脱贫攻坚主战场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也是各级干部立下“军令状”必须限期攻克的堡垒。

半月谈记者最近奔赴四川盆周山区14县(市区)27个“悬崖村”实地调研发现,各地以滴水穿石的拼搏精神,勇攀悬崖高峰,一村一策,闯出一条条精准脱贫的成功路子。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村民将通信电缆背上“悬崖村” 刘坤摄

听,峭壁上传来笑语欢声

——27个“悬崖村”脱贫大决战蹲点调查(上)

半月谈记者 陈天湖 蒋作平 黄毅 李力可

四川盆周的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连片贫困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分布着大量“悬崖村”,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眼下,一场脱贫攻坚大决战在这里打响,当地干部群众表示,山高没有志气高,崖深没有功夫深,只要苦干实干,再高的山也阻不了脱贫的路。

“产业脱贫,一户都不会少”

大小凉山位于横断山系东侧,山高谷深,大渡河、金沙江及其支流切割出四川最密集的高山“悬崖村”。这里70%的土地属陡坡地,其中40%左右的土地挂在30~50度的陡坡上,贫困发生率达21.4%,是四川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连片贫困山区。

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地处大凉山古里大峡谷深处。山腰上的勒尔组,位于海拔约1400米的悬崖上,与谷底垂直落差近800米。

半月谈记者沿着几乎垂直的钢梯,手脚并用,向勒尔组攀登。“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诗句在耳边回荡。沿途所遇,有身体悬空改造钢梯、铺设光缆的施工人员,还有背着货物、负重上山下山的村民。

3小时后,勒尔组的房屋出现在眼前。虽还多是土坯房,但墙上“银行代办点”“彝家旅游示范户”等标志,显示这里正发生巨变。

为增收,43岁的阿用莫果开设了小卖部;贫困户莫色达铁,新栽核桃树50多株,养殖山羊10多只,母猪产下7只猪仔……这个曾让人揪心的“悬崖村”,决战贫困一年多来,钢梯取代了藤梯,医疗点、幼教点、4G信号等纷纷进驻。

乡长阿子阿牛说:“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已在全村落地,补助农户嫁接和新栽核桃树3万多株,25户种脐橙7000株,37户养山羊300多只。产业脱贫,一户都不会少。”

位于小凉山地区的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全村102户中不少分散居住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上有壁立千仞的绝壁,下临奔流不息的大渡河。精准扶贫以来,易地扶贫搬迁已让72户村民迁入河谷村庄。通过种老鹰茶、花椒、啤酒桃等经济林木,兴办竹鼠养殖场、农家乐等产业,2016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8650元。

胜利村支书王勇指着陡峭的悬崖告诉半月谈记者:“这里将建一座玻璃观景平台,打造大峡谷桃花源,依托村里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村子的未来将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