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指导员戴着绿袖标每天翻拣两个小时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今年年底,新街口街道的99个楼房小区将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这些小区将全部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总数超过600人。指导员不仅负责宣传引导,还要亲自下手“二次分拣”垃圾,弥补居民源头分类不到位、投放不准确等问题,提高厨余垃圾“纯度”。到2018年,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将扩展至西城区全部457个楼房小区。
现场
分拣员戴手套拿钩子
每天翻垃圾桶两小时
昨天,北青报记者来到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楼小区,这是北京最早开展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每天早上7点至9点,五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会在这15组分类垃圾桶前来回转悠,指导居民准确投放分类垃圾,同时还要亲自下手,对投错桶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张静媛是大乘巷教师楼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她戴着写有“指导员”字样的绿袖标,手上戴着粉色手套,拿着半米多长的“铁钩子”,熟练地翻拣着厨余垃圾桶,把混杂在其中的餐巾纸、废瓶子拣出来,扔到可回收物桶里,用来装垃圾的塑料袋则扔到其他垃圾桶里。
垃圾二次分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厨余垃圾的“纯净率”,尽可能地把混杂其中的其他垃圾分拣出去。在张静媛上岗的时间段里,厨余垃圾运输车会停放到小区门口,及时清运。
北青报记者获悉,今年年底,新街口街道的99个楼房小区,将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这也意味着,这些小区将全部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总数超过600人。通过他们的努力,垃圾分类效果将会提升。
探因
强制力缺位等多因素
只得靠“分拣员”弥补
据统计,每天每个人大约会产生1公斤生活垃圾,一个三口之家每天大概产生3公斤生活垃圾,一个家庭一年大概产生1吨垃圾。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需要衔接三个环节,即:源头分类、准确投放、分类收运。西城区推广垃圾分类指导员,在“指导”的基础上还要动手“二次分拣”,实际上是在弥补居民源头分类不到位、投放不准确等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推动垃圾分类,最核心的是提升居民源头分类意识。但是,对于不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目前没有强制措施。只能深入社区、学校,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公众从身边做起,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另外,在社区收运环节还存在混装混运问题,分类收集车辆配备不足,监管手段需要强化,挫伤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加之再生资源市场低迷,回收人员流失,回收网点萎缩,而快递包装、外卖包装物却在快速增长,部分再生资源回流至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为本已脆弱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带来更大的负担。
效果
厨余垃圾最难拣 分出率仍不足7%
西城区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今年在新街口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全覆盖”试点,计划用一年时间,实现楼房居民小区、地区餐饮服务单位垃圾分类100%覆盖。
据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魏玖红介绍,开展“全覆盖”试点,通俗地理解就是先把软硬件配齐,为垃圾分类创造好的条件。年底前,新街口街道99个楼房小区都要配备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指导员;入户宣传并发放分类垃圾袋;同时按照分类清运的要求,使用西城环卫部门专门聘用的分运公司,回收包括厨余垃圾在内的各类垃圾。
除了软硬件,人们同样关心垃圾分类效果。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有很多指标可以用来衡量、评价分类效果,“厨余垃圾分出率”就是重要的一项。
西城区市政市容委固废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厨余垃圾分出率”反映的是回收上来的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通过调研,厨余垃圾是居民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占比可达到50%至60%。但是,在西城区现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里,厨余垃圾分出率不足7%。这意味着,即使开展了垃圾分类,效果也尚不理想,仍有大量厨余垃圾混杂在其他垃圾里面。按照规划,到2018年,西城区457个楼房小区将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分出率提升至15%。
对话
希望年轻人看到我们干的活而提高分类意识
对话人: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楼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 张静媛
北青报:您是怎么当上垃圾分类指导员的?
张静媛:我在这里居住30多年了,过去还是平房的时候,我就是这儿的居民。退休以后,我加入到家委会,跟着大家伙一块儿推广垃圾分类,基本每天早上我都准时上岗。
北青报:很多人觉得这份工作又脏又累,您怎么看?
张静媛:大乘巷教师楼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已有20多年了,我跟着一步步走过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家人也很支持,挺有成就感的。以前更累,垃圾无法及时清运,有时两三个月才运一次,全都放在小区里,量非常大。最近几年,我们每天早上在这里“二次分拣”垃圾,上班族都能看得到。大冬天里,天亮的晚,年轻人看到我们,会说一句“真辛苦,谢谢你们”,我感觉很温暖。
内存
北京市推进垃圾分类历程
北青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北京市推进垃圾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至2009年):
住建部确定北京等8座城市试点垃圾分类,开始“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分法的推广。北京申奥成功,使得“垃圾分类”进入政府主导层面。
第二阶段(2010年至2016年):
在此期间,全市在3759个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示范,硬件设施到位,单分类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阶段(2017年起):
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逐步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
本组文/本报记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