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系统也有了督查组 村民:真见青天了!

政知局

“我们不是来找茬的”

“土地审批通过后,市国土局又发现土地存在纠纷,是工作人员的疏忽还是其他原因?当时为什么没发现土地有问题?”4月12日,督查组在青岛市与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就督查案件展开座谈。

当天下午,面对督查组一行,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坐了满满一屋子。 面对督查组的发问,办事处的一位副主任并未直接做答,而是把问题归咎为“司法拍卖有瑕疵”。

“这个案子的工作专班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成员都有哪些人?”督查组发问后,几十人的会议室内,迟迟未有人发声。

“准备工作不充分啊!”在现场,杨燕伟声音陡然高了一些,“刚才督查组提到的所有文件资料,请相关单位抓紧提供给我们。”

“每次督查,最大的考验就是怕地方上不配合。”杨燕伟说。早在率领督查组抵达山东的第一天,督查组就明确向山东方面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认真介绍案子的相关情况,不要故意回避问题或者隐瞒问题,做到实事求是”。

“我们不是来找茬的,”在地方相关部门向中央信访督查组汇报的现场,督查组多次表明来意,“请大家不要误解,我们督查组是来帮助大家的,我们一起把信访事项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分析梳理问题的症结,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

“这是一个好事”

有地方认为中央信访督查组是来找茬的,就不配合。

杨燕伟记得,2015年1月,他第一次带媒体到安徽进行实地督查时,就曾遇到棘手的情况。

当时,因镇里一企业违法采矿导致不少民房破损,且严重污染环境,信访人多次走访、网上信访均未果。在那场由县委书记主持的汇报会上,责任单位并不配合,提供的书面材料也非常模糊。

甚至,相关职能部门告诉杨燕伟,该企业没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矿山刚刚搞基础建设,也没有污染环境的问题。之后,杨燕伟要求当地公安机关提供该企业申领炸药、环保部门处罚单据等相关情况,发现上述部门所言非实。据了解,事后就上述信访事项,安徽省前后共问责多人。

不过,随着中央信访督查组工作的开展,地方改变了态度。

此前,中央信访督查过程中,曾有地方官员担忧,“中央来人”会变相鼓励更多的人越级走访,甚至会使信访人借机提出过高或无理要求,媒体曝光会给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难免有抵触情绪。

这次被督查的青岛市李沧区,一位副区长就认为“这是一个好事”,并“没有抵触情绪”。他告诉政知局,可借此机会一方面将多年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化解掉,同时改进工作上的不足,促进做好信访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做了什么,也可以通过督查组跟信访人讲清楚,帮助我们给信访人做工作”。

不会“一督了之”

“作出‘先建设后补办手续’决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相关责任单位在信访群众反映问题的10年间,履职尽责是否到位?汇报材料上说10月份解决问题,但哪个部门办?什么时候办到位?材料中没有具体的、落到实处的措施,请相关人员详细说明一下。”

4月15日上午,在烟台市,督查组听取基层对督查案件的汇报,会议开始没多久,督查组成员、湖北恩施州信访局局长向辉就连续抛出多个关键问题。

其实,会议开始前,督查组成员刚刚与信访人在其家中见了面。

79岁老人董某的房屋,曾在2006年因政府重点工程被拆迁,2008年入住安置房后,房产证却迟迟不能办理,今年3月12日,国家信访局曾回访当事人,他说“至今无证,不知道具体原因”。

向烟台市抛出的那些问题也早有准备。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了解到,中央信访督查组规定,给地方反馈意见要准确、政策把握要准确,到达实地之前就要对案情分析、研究,把所有疑点、难点、关键点以及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列出来,听地方汇报时就可以心中有数,才能提出准确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最终,在15日的汇报会上,区政府对督查组这样表态:“预计10月底可办好房产证。”

如果督查组走了之后,地方并没有落实怎么办?

为防止“一督了之”,督查组走后会对地方的整改落实方案持续跟踪。地方落实后,通过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上传处理意见、群众满意后,案子才算最终了结。限时没完成,需报告原因、后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