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只敢买3、4个,快递只能寄到单位,下班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房间,这大概是人们对“空巢青年”最直观的印象。
近期,因央广网等中央媒体的持续报道,“空巢青年”又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空巢青年”是指在异地生活工作、年龄介于20到39岁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在城市中游走的青年。
据淘宝在青年节前5月3日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如今中国的“空巢青年”群体已经超过5000万,如果把“空巢青年”人口加在一起,这就是中国第11大省市规模。
此外,网易也于近日发布了《空巢青年人群画像》数据报告,称对于空巢青年来说,比坟墓更可怕的是孤独,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即使空巢也有激情与梦想。
“慢慢成了女汉子”
宋文颖,黑龙江哈尔滨人,24岁,来北京工作两年,现在在海淀区长春桥的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
2017年4月24日,北京南站,宋文颖在等一位驴友,两人此前约定当晚坐飞机去土耳其游玩。
“我刚来北京是在通州,对我这个爱玩的人来说通州那边很偏,不方便,所以就只住了一天就去海淀上地租了一个隔断间,在那住了一年,后来搬到了白石桥南,后来又搬到了角门西,现在住在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地铁站附近,月租一千多块。
“很多人觉得在北京一个人挺苦的,我还好。第一份工作周六周日都有休息,自己出去逛超市商场,或者爬山。
“要是打算一天宅在家里的话,就会放着音乐,在家里大扫除,然后自己研究做点好吃的,看看美剧,晚上夜跑。
“自己一个人住有很多事要自己去做,慢慢就成了一个女汉子。
“在外面热闹的环境中玩完,回到出租屋一个人安静下来就感觉挺孤单的,以前读书的时候上个厕所都要和同学一起。
“现在,特别是晚上坐公交或者地铁,看着外面那种灯火通明就感觉挺难受的,就会很想家。”
“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心态”
林治,福建三明人,23岁,2013年来北京,目前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家房屋租赁中介门店做销售顾问。
2017年4月25日,北京,林治站在租住的房间内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的一个小区内,一身西装革履的林治在23层的单间出租屋内对着镜子整理装束。
摸摸领带,梳梳头发,林治的动作娴熟连贯,脚下放着的那对哑铃,是他每天随手拿起来进行锻炼的简单器材。
简单桌椅上摆放着一台破旧的老式彩电,床头边的红色沙发是十几米房间中最醒目的物品。
林治住房的楼层在周边算高的,透过窗户,密密麻麻的房屋映入眼帘。林治说,他喜欢从窗户向外面看。
“我基本上都在红莲南路周边居住,一个人住。我父亲在家里那边做生意经营不太好,父母经常吵架,我很小就有在外漂泊的经历,幼儿园的时候寄读在亲戚家,加上我多少也受我妈多愁善感的影响,不知道怎么去排解心事,来到北京后,这种感受就好了很多。
“我不怎么恋家,一般没什么事不会主动打电话给父母。
“我觉得我心态挺老的,身上没有多少年轻人的活力。
“我不喜欢喧闹的场合,我跟一两个人可能聊得很好,要是三四或者五六个人的话我说几句话就会走开去做别的事。
“我喜欢开朗可爱的女生,喜欢和东北人聊天,他们那种乐观豪爽很吸引人。
“以前我见人或者和人说话都比较腼腆,从事这份工作后因为要多和人打交道,现在说话各方面挺自然的,也学会了说笑话。
“我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会去网吧玩玩游戏,也会去楼下和同事聊天。
“内心还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充实点,忙点累点,回到住的地方就不会想那么多。
“其实,需要改变的还是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