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第五版“军营观察”栏目发表系列文章,介绍东部战区陆军开展军用挂车采购竞标的改革试验。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解放军在军改,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一些新动向。
文章报道提到,这次招标始于2年前的一次演习,当时的南京军区第一集团军在朱日和演习中遇到了后勤保障困难的问题。该部队某旅一营三连连长徐建淮表示,当时该连担任助攻任务,但在进攻关键节点上,连队官兵因为“弹尽粮绝”,最终失利。回顾弹药不足的原因,发现演习开始前,旅里为基层配发了不少战备物资,但由于各营连的车辆和驾驶员有限,很多物资并未随队“远征”。
正在进行竞型测试的军用挂车
经过这次检讨后,2016年初,东部战区陆军总结实战化演习中的运力问题,提出给部队配发军用挂车的方案。
该方案上报陆军后,很快得到陆军和军委装备发展部门的认可。不久,研制新型军用挂车的“招贤令”报送到数十家汽车生产企业。
然而,在江南某旅汽车训练场上,在包括弹坑、水坑、泥泞路、震毁路、凸岭等10多类模拟实战环境的道路前,许多厂商的挂车都“折戟沉沙”。东部战区陆军装备维修处参谋皮军明说:“本来信心满满,厂家设计人员看到车翻后脸都变了。”
不少技术水平有限的企业因此退出竞标,仅有部分技术实力雄厚的厂家与部队合作,继续改进研制挂车。
挂车在外军中是一种常见的装备,可以用于增加机械化部队携带各种物资装备的能力
民用挂车的构造比较简单,显然是无法承受越野行驶时各种恶劣情况的
美军M101挂车的车轴,较为粗壮,且有较复杂的机构
3个月后,第二轮竞型试验开始。虽然留下的6家厂家的挂车依然暴露不少问题,但车身严重损毁的事故再没有发生,几家厂家拿到下轮试验的“入场券”。
此后,厂家在部队搜集了基层部队提出的各种意见。如某步兵团团长张伟提出:“机降作战中,挂车靠什么吊装,能否跟着步兵从天而降?”很快,厂家就在挂车两侧设计出专门用来吊运的杠杆。某特战旅官兵提出,挂车功能比较单一,不能适应战场通信等需求,厂家又按照需求设计出了通信、弹药补给专用挂车……
军用挂车一般都有较为坚固的底盘结构,以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根据不同需要,挂车可以用来携带通讯设备、发电机、弹药物资,也有用来承担炊事、指挥等任务的
经过上述竞型试验,2017年初,陆军明确把设计配发军用挂车纳入长远规划,举军地各方之力推动陆军挂车装备升级。
《解放军报》评论称:小小的挂车试验,背后是装备研发从现状分析、需求论证到技术实现、效能运用分析等环节的新思路,是军民深度融合的新探索。一名将军看着训练场上的各型挂车感慨:“通过基层这个大的‘孵化器’,试出了专业技术需求,试出了广阔的军事需求,试出了军民融合助推战斗力的新思路!”
经过前期的探索实践,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依托军用挂车,既可加大部队单个作战单元弹药、物资和器材的携行量,增加部队机动投送和持续作战能力,又可以有效聚合作战、生存、保障和勤务等要素,增强单个作战单元独立作战、独立保障、独立生存能力,有利于遂行各类作战任务。部队普遍感到,小拖车能够解决大问题,发展军用挂车既必要又迫切。东部战区陆军的先行试点、先行探索,得到了上上下下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当前,要充分利用军队改革释放的红利,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解决需求论证无依据、性能指标提不准、试验试用不充分、保障配套不同步等顽症痼疾,发挥部队广阔的需求空间和丰富的试验试用条件等优势,凝聚共识,让军用挂车改革目标任务和军工企业产品战略发展规划契合起来,搭建相互合作、共同交流提高的平台。
由于军用挂车结构坚固,经久耐用,用途广泛,在美国等国家,作为剩余物资出售时深受民间爱好者青睐
军用挂车虽然是个“小装备”,但涉及到全军诸军兵种。当下,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统起来,不成体系;缺的是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各自为战,互不兼容;弱的是强度不够,越野性、机动力和可靠性不强,公路型、生活化明显。我们必须顺应改革大势,激发战区军种“主建主战、战建合一”的改革活力,上下联动,以部队需求为主体,建立需求联合论证机制,打通需求生成链路,实现需求迭代发展,让小拖车不再“拖”保障后腿,真正提高部队实战能力。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与我国传统上部队提出主要需求指标,研究院所制造满足指标的原型装备,供部队对比试验后择优选用。新的竞标模式更接近于国际上不少先进国家的采购模式,这对我国推进军民融合,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