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3月5日报道,今天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在人民大会堂“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管理总局药品审批中心人数过少是导致新药上市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药品审批慢,导致国内上市比国外要晚。对此毕部长提出了提出了四点原因,这有制度上的问题。第一,我国要求药品在结束临床一期试验后,从临床二期开始才能在国内申请。第二是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国外药商不敢在国内上市。第三是医保报销目录调整不及时,药企担心收不回成本。
最后一点原因是审批人手不足。毕井泉说,美国药品审批中心有5000人,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经过努力之后,去年底药品审批中心人数增长到600人。目前,食药监总局正在和有关部门积极协商解决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予以取消,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审批的效率,通过优化流程和增加效率予以解决。
毕局长总结道,目前药品审批的挤压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从最高的22000件减少到了去年年底的8000件。
毕局长接受采访
毕局长还谈到了国外跨国药商在中国上市的问题。他说,中国有13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而国家也为此调整了医疗报销目录,国家希望外国药品来中国申请上市。
随后,有记者还问到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该制度对于业内科研人员鼓励巨大,希望毕局长描述一下该制度的实施状况。
对此,毕局长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制度”。中国过去只把药品上市许可限定在生产企业,包括药品临床实验的申请都限定在了企业。
而实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有利于激发科研人的积极性,“从过去卖青苗到后面卖成品半成品,卖青苗的价格和卖成品半成品可不一样。” 第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让取得了药品上市许可的持有人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只是接受委托,不承担法律责任。该制度可以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药品生产商、经销商“小、散、乱”的问题改善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而且,“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有利于推动药品行业“供给侧”改革。去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出台了试点方案,希望能在未来尽快铺开该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