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福建省晋江市一家受影响的紫菜加工企业,工人在加工紫菜。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近日,“塑料紫菜”谣言四起,对我国紫菜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当下正值坛紫菜加工销售旺季,在坛紫菜加工占全国市场份额70%的福建省晋江市,多家紫菜加工企业的产品被迫下架、订单遭遇取消,甚至一些企业遭到匿名恐吓勒索。
从同时浸泡黑色塑料和紫菜的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塑料浸泡后漂浮在水面,表面有明显水滴,撕扯中颜色会发生改变并出现纹路。而紫菜吸水膨胀后淹没在水下,表面无明显水滴附着,拉扯中无拉丝现象。福建水产研究所从事海藻研究的专家刘志禹博士说:“谣言视频中的紫菜是真紫菜,画面里呈现的是紫菜特有的褶皱叶面,但紫菜像韭菜一样是越割越老的,画面中做实验的有可能是收割末期较有韧性的紫菜,所以较难扯断。我接触这个行业很长时间,紫菜造假的可能性是零,因为紫菜是初级产品,只有清洗、烘干、包装三道工序,特别到末水紫菜,价格已经相当便宜,根本没有造假的空间。”
在各方的努力下,辟谣和相关专项检查同步推进,目前一些大型企业的生产正在逐步恢复,但市场信心的提振还需时日。谣言造成的恶果犹如“多米诺”骨牌,仍在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大量下游企业对于销售前景忧心忡忡,要么不敢购入原料,要么原料积压“爆仓”,直接影响到上游参与粗加工的菜农。不少菜农积压了数十吨紫菜原料,经济损失超过百万。一些菜农宁可让紫菜烂在海里,也无心雇人去收割。
由于紫菜采收已进入尾声,谣言仅对涉及粗加工和成品生产的个人和企业造成了影响,但积压如山的紫菜原料如果长时间无人问津,更大范围的影响,将在几个月后新一轮的种植季到来前,波及育苗、种植等更多环节的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