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化妆品为何能“扮靓”欧美?独辟蹊径站稳脚跟

福建日报

记者日前从同安检验检疫局了解到,2016年,该检区化妆品出口批次共计2350批,出口额达7000余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04%和17.51%。其中,出口欧盟的货值占比超过一半,如果算上美国市场在内,占比更是超过七成。尤其难得的是,在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近些年来,该检区化妆品企业未出现一起被国外通报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厦门出口外销为主的化妆品企业有将近40家,其中有20家集中在同安,占到了“半壁江山”。因此,同安化妆品出口企业去年创下的佳绩,意味着厦门化妆品已经在欧美市场站稳了脚跟。

众所周知,欧美对化妆品的原料添加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而且相关法规每年都有调整,市场准入门槛极高。在这样的重重险阻之中,为何厦门化妆品能够独辟蹊径,打开欧美市场?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找准细分市场

出口300多个批次化妆品,出口额达到1亿元人民币——这是厦门娜其尔日化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交出的出口成绩单。娜其尔成立于2003年,其时正值省内化妆品产业的起步阶段,因而公司最初只能完成简单的化妆品加工业务,甚至连原料都要向广东等日化用品大省购买。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娜其尔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大了3倍,产品线也进行了相应升级。目前,企业的产品以自主生产的身体护理品为主,包括洗浴用品、面膜、精油等。“我们的产品80%出口,其中,欧洲市场占40%,南美市场占30%。”公司总经理毛文证说。

华丽的蜕变,缘于企业找准了细分市场。

娜其尔公司主打套装浴室用品,一套产品包括沐浴露、洗发水、浴盐、搓澡手套乃至香薰蜡烛等,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浴室用品解决方案,很受欧美消费者欢迎。同时,接受个性化定制,比如定制木盒包装、草质包装等。

据介绍,厦门大部分化妆品企业都是以沐浴礼品套装这一细分市场为切入口,打开了国外市场。例如厦门斯维特日用品有限公司,其生产的淋浴礼品套装产品100%出口欧盟市场。“欧洲消费者对化妆品的美白、淡斑等功能诉求不高,他们最注重的是清洁和保湿功能。”该公司经理朱晓芳说,企业根据这一偏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反响非常好。

释放管理红利

欧美消费者非常看重化妆品是否添加违禁原料,尤其是重金属等。国外化妆品市场的监管也非常严格,出关和入关时都必须经过权威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

“国外化妆品相关法规修改频繁,对于产品安全性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同安检验检疫局食检科副科长黄贵培说,仅今年欧盟已对化妆品法规修改了两次。此前,欧盟还通过了多项指令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甲基异噻唑啉酮等化妆品防腐剂进行限制。

因而,化妆品出口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国外的法规变动,及时调整配方、标签等,才能保证顺利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化妆品企业的服务比较到位。”毛文证说,当国外主要贸易国家的法律法规更新变化时,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通报企业,并指导企业进行生产调整、提升完善自检自控体系。

与此同时,检验检疫部门对自检自控符合要求的企业实施即报即放措施,在快速通关上给予便利,让企业产品出口实现零等待。“我们的定制产品要在20-40天内走完生产、包装、物流等程序,时间紧凑。这些措施释放了‘管理红利’,大大节约了企业生产时间。”毛文证说。

“放得快”还得“管得住”,黄贵培说,对于检验出现问题的企业,检验检疫部门不仅会对企业进行单个案例观察,之后连续五批产品也必须送检。面对检出不合格后要承受的高昂成本,近几年该检区的化妆品出口企业都严把质量关,没有出现一起产品被国外通报的情况。

以认证突破壁垒

“几乎每个欧洲客户第一句话都是问我们‘通过GMP认证了吗?’”,朱晓芳说,这是与国外客户合作的先决条件。

所谓的GMP认证,即良好生产规范,是目前国际上积极推行的一种先进管理体系。认证需要时间和成本,而且对于企业生产硬件、人员配备等都有严格要求。

黄贵培表示,该认证相当于是企业进军国际化妆品市场的“通行证”。尤其是在国外化妆品技术壁垒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相关部门鼓励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把控上下功夫,通过认证来破“壁”,促进化妆品出口。

此外,认证还能倒逼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实现技术、产品的升级。近几年,国内化妆品出口额逐年增长,但整体含金量和附加值还比较低。面对严苛的国际市场,出口企业既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把关,更要注重产品研发,提升技术含量。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化妆品产品的安全性、规范化和国际化程度。

如今,厦门同安20家出口外销为主的化妆品企业中,已有12家通过了GMP认证。在认证铺开的过程中,整个化妆品产业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毛文证表示,娜其尔公司目前已经进入上市审批期,预计将于今年挂牌“新三板”,届时将成为厦门此类企业中的首家上市企业。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