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均衡教育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市教育局供图)
课堂教学竞赛让师生更深入互动。
上周,福建省最后一批18个县接受“国检”,被称为“收官之战”——它们一旦通过国家督学组成的评估组的评估,福建省就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此次“国检”还抽查复检8个县(区),包括厦门的思明区和湖里区。
教育均衡有很多共性,怎么才能“认出”厦门的均衡教育?应该说,厦门最大的特点是“岁数”比较大!
厦门市教育局说,厦门的教育均衡至少可以追溯到1998年,我们已经奋斗了快二十年了。
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厦门教育均衡交出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并不是全部,我们只选取其中一些具有厦门特色的亮点。
五年三亿元
厦门设立专项经费,连续5年、每年投入6000万元扶持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云端课堂”助力最偏远学校
城乡差距是教育均衡要攻克的“碉堡”,厦门的努力可以从同安区白交祠小学的“云端课堂”说起。
白交祠小学位于海拔900米的大山里,离厦门市中心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它只有十几名学生和两名老师,没有专业的音乐和美术老师。但这所“云端”上的小学每周还是会飘出歌声。
答案在于:每周,远在37.8公里之外的同安阳翟小学的老师通过高速网络和网络教学设备,让白交祠小学的学生倾听音乐课里“海鸥的声音”,在美术课开动脑筋画画。
这所厦门最偏远的办学点,是厦门教育均衡的最好注解。其实,早在2012年,厦门在福建省率先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业内人士看来,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被摆到相当重要的位置。所谓标准化学校,即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学校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来建设、配备。
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罗溪教学点是另一个观察点。这所小学的叶江南老师告诉记者,以前每年开学的第一件事是要清除操场上的杂草,而只要到了下雨天,校内到处都是水坑。但是,现在学校水泥球场、塑胶跑道和音乐教室都有了,他认为,硬件设施与中心校,甚至城区小学相比也不差。
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发展特长。
在老师的悉心调教下,学生不断进步。
延伸阅读
“四个统一”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厦门城乡学校差距的缩小,主要靠四个“统一”。
一、统一工资标准。海岛、山区等农村老师的工资,和城里的老师是一样的。
二、统一编制标准。厦门中小学编制均按照城乡一致的标准进行核算、配备,做到“同城同编”。
三、统一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四、统一教师聘用。
19年
从1998年起,厦门小学升初中实行电脑“多校划片”派位,已经有19年
普通学校跻身前几名“宝座”
“19年”要从“占坑”说起,直到现在,很多厦门家长还不知道一些城市小升初的热点词“占坑”为何物,这被认为是厦门均衡教育的最通俗注解。
之所以对“占坑”那么陌生,是因为厦门早已是均衡教育的“老司机”了——从1998年起,厦门小升初开始电脑随机派位。现在看来,它就是教育部倡导的“多校划片”,即在片区内,多所小学对应一所中学或几所中学,小学毕业生要升入哪所中学,由电脑说了算。
1998年前,像厦门一中、双十中学这样名牌校的初中生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择优录取的,因此,当年的初招要由电脑“抓阄”,一些人预言:厦门的教育就要垮了!
这很快就被证明杞人忧天——当普通学校获得相对均衡的生源,而不是像过去等着捡别人挑剩的,他们迸发出的热情,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每所普通学校的老师都在为自己鼓劲:现在的生源和重点校一样了,如果还办不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那就是我们的无能。
三年后第一届均衡招收的学生毕业,一所普通中学夺走了中考综合评估值的第一名。这还只是开始,之后很多年前几名的“宝座”,都是普通学校夺得。
更重要的是,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洗白”身份的学校,不止一两所。每隔几年,都有新的明星学校出现。
学生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市教育局供图)
孩子们展示各自的才艺。
延伸阅读
“小升初”再升级电脑均衡分班
2014年起,厦门小升初的均衡再度升级:派入中学的学生由电脑均衡分班,即分班是电脑分的,而不是“人分的”。
这一分班软件根据学生的入学测试成绩、男女性别、班干部均衡、单科成绩等条件来分班,班与班的总分平均分和单科平均分最多不能超过1分。
学校分班时,市教育局通过后台监控进行审查。后台同时还将各班学生名单传回市教育局数据库,结果当场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
80%以上
全市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和被统筹民办学校的比例,超80%。与此同时,在厦门公办小学和初中,外来娃的比例已超过本地孩子,达到52%。对于作为流入地的厦门来说,这两个比例十分不易
外来娃在厦门上学,积分说了算
清洁工小刘来自四川,工作之余,她给厦门一户人家当钟点工。
小刘的小儿子在厦门出生,在厦门一所普通公办小学上学,今年小升初,孩子被派入双十中学,而小刘雇主的孙子,则被派入所在片区的一所普通中学。
清洁工小刘的故事,很好诠释外来娃在厦就学获得的机会公平。
2014年,厦门推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申请上学的“积分制”,完善了外来娃在流入地的入学政策:外来娃根据父亲或母亲在厦暂住、务工、社保的年限计算积分,计生不是门槛,但如果符合计生或是有房产,就可获得额外加分,他们能不能在厦升学,在哪所学校上学,积分说了算。
每年,公办学校完成户籍人口招生后,公开公布剩余学位,供外来娃填报志愿。各区教育局再通过电脑、按照积分高低和志愿,将外来娃派入公办学校。
最初只有公办小学实行积分,但公办学校的学位毕竟十分有限,于是,厦门最终采用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来破解这个难题,即民办学校每招收一名政府统筹的外来娃,政府按照学校的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补助。
紧接着,对被统筹进入民办校就读的外来娃,不仅学费由政府出,连课本费和簿籍费也不用交了。
延伸阅读
外来娃中考等同市民待遇
但是,必须承认,民办校和公办校还是有区别的,厦门各区以专项形式给民办校发放补贴,用于提高民办校的办学条件。湖里区还向民办校教师发放绩效奖。
就学机会的均衡,并非在小学入学后就终止。到了初中升高中,外来娃报考高中,即使是报考厦门一中和双十中学这样的名校,他们和区域内本市户籍人口的待遇也是一样的。
超40分
今年高考,厦门文科、理科考生的平均总分,均超全省平均总分40多分
优异上线率所有学校齐贡献
从高考成绩来说教育均衡,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不过,厦门市教育局认为,高考成绩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使用什么手段来获取。
在厦门市教育局看来,厦门近一二十年长盛不衰的高考成绩的背后,教育均衡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厦门有31所普高,19所是省一级达标学校,七成普高生在省一级达标学校就读。从中可以看出厦门的发展策略:与其让超级高中在孤独中求败,不如形成几大“势均力敌”的“集团”,通过竞争来激活学校的活力。
当然,评价机制也是关键,每年高考后的总结会,颁发奖项不是看学校多少学生上线,而是看和三年前入学的中考成绩相比,你使多少学生获得进步。
厦门市教科院的分析数据说,厦门多年在高位运行的高考本一、本科、专科上线率,来自于所有学校的贡献,而不是一两所名校。
延伸阅读
全面“禁补”后 高考成绩年年提升
市教育局认为,厦门的高考成绩并不是题海战术换来的,相反,厦门一直在和过重的学习负担“战斗”。
2004年,厦门小学和初中开始禁止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补课;
2008年,高一和高二开始这样做;
2010年,最后的“堡垒”被攻克——高三暑假补课也取消了。至此,全市中小学实现节假日、寒暑假全面“禁补”。事实上,全面“禁补”后,厦门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
市教育局副局长郭献文说,均衡并非不要质量,但是,我们追求的是“绿色质量”——质量是建立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
【亮点】
“三项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全体教师家访
更能理解学生
从某种角度看,在教育均衡中,师资的均衡占据半壁江山——只有每所学校老师的水平都差不多了,那么,学校的差距才会缩小。
和其他地方一样,厦门也有教师轮岗制度,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满6年,校长任职满10年,必须实行校际交流流动。不过,“三项主题”活动是“厦门特产”。
“三项主题”活动指的是教师岗位大练兵、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以及师德建设。
“三项主题”活动2007年启动时,曾让一些人深感意外,譬如说,“岗位大练兵”是从诸如练字这类基本功开始;而“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要求全体老师到学生家里家访。
有人提出疑问:现在有QQ、微信,为什么非得要求老师一定要到学生家中家访?市教育局局长赖菡曾对此回应说:家访的“质感”是不同的。
有老师告诉赖菡,他们来到学生家里,看到学生档案中没办法了解到的东西,例如,原来孩子的父母不在一起了,原来学生一家三口是挤在几平方米的小屋里生活,连一个像样的写字桌都没有。
赖菡说,把眼前的情况和学生平时表现一对照,老师们找到了学生出现问题的答案,也更能理解学生平时的一些异常表现。通过换位思考,老师们变得更宽容了,他们更加耐心地对待学生。
班主任奖励金
注入强心剂
从今年开始,厦门为中小学、幼儿园的班主任、段长发放班主任奖励金,根据业绩,每人每年从4000元到6000元不等。
这笔奖励金不同于班主任津贴,为一次性的专项奖励,不纳入学校绩效工资管理,所需资金由财政部门予以专项安排。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琐碎,要承受的压力,超出一般人想象。人们认为,这笔奖励金相当于为班主任注入一针强心剂。
(记者佘峥 本版图/记者姚凡(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