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办起了卫生所,随时都可以来看病,方便多了。”近日,记者来到莆田秀屿区东庄镇东红村卫生所,正在挂瓶的老大娘唐亚珍告诉记者,以前她得了感冒发热就得去邻村卫生所,或者去几公里外的笏石卫生院看。“哎,那时看个小病,还得家人陪同,真是不方便啊!”
东红卫生所于今年4月开办,位于新建的村委会办公楼底层,面积180平方米,设有注射室、治疗室、诊室、健康教育室、药房等,还配齐了紫外线消毒、氧气供给等常用医疗设备。“村级卫生所有这样设施,够用了。”从仙游引进的村医郑成宝说,“村里安排我住楼上,晚上村民有个急病,方便随叫随到。”
东红村卫生所位于新建的村委会办公楼底层,村民看病非常方便。
长期未建卫生所
偏远乡村看病难
兴办卫生所是很多乡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但由于缺场所、缺村医、缺设备,多年来,这一夙愿难以实现,百姓颇有怨言。
近年来,城郊、集镇等经济发达或人口较集中的乡村,都办起了一所或几所卫生所。但在边远海岛、偏僻山区或人口外出较多的许多乡村,仍旧没有卫生所。
“即便是东庄镇,作为民营医院的发祥地,在全国办了几千家医院,但全镇23个建制村中,仍有9个没有卫生所。”秀屿区卫计局局长吴国顺介绍说,“当地3万多的常住人口不得不舍近求远到镇上就医,看病难成为人们的心病。”
其实,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同样存在。记者调查发现,有些乡村由于地处偏僻、人口偏少,一直没有建卫生所。有些乡村曾办过私营性质的卫生所,但大都租用民房,面积小、卫生环境差,加上收费较贵,村民不爱去,宁愿舍近求远。这样的卫生所最终也无法坚持下去,关门了事。
给场所,引村医
三级联动扶持多
如何让村民看病方便又实惠?
今年初,秀屿区卫计局针对百姓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组织人员深入全区16个没有卫生所的空白村进行调研,并与镇、村实行“三级联动”,探索并出台了“公办民营”新举措。
首先是破解“缺场所”难题。
新办卫生所,由村委会无偿提供不少于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区、镇两级补助装修经费3万至5万元。在东红村委会,记者看到,新卫生所宽敞、整洁。刚刚开业的营边卫生所也设在村委会大楼底层,通过美化、亮化,区隔的各个功能空间布局合理。“环境好,能给病人一个好心情。”东红村卫生所村医郑成宝说。
其次是消除“缺村医”难题。
“能否引进村医入驻,是个关键问题。”吴国顺介绍说,沿海一带也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医生,但由于在家开诊所收入不高,有本事的都远走高飞了。特别是东庄、月塘等乡镇,学医的年轻人大都被在外办医院的老板带走了,没人愿意留在本村。由于常住人口有限,即便每月给个两三百元执业补助,对从业村医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收入低补助少,要赚钱,就得提高诊费或药价。但不按规定乱收费,群众接受不了。
既要让村医收入待遇提高,又要让群众看病不贵,怎么办?秀屿区为此推行“321”人才激励机制,即鼓励乡村医生到新开办的村卫生所执业,第一年补贴3万元,第二年补贴2万元,第三年补贴1万元;同时,在政策扶持上,将部分条件成熟的村卫生所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试点,在辖区内村级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执行零起付线,对病人实行“按比例补偿,单次补偿设定限额”的方式,既确保百姓受益,又能让村医有稳定的政策补助收入。
外地人才引进来
公办民营补空白
有较好的场所和设施,有利好的政策补助,不少学医的青年人也乐意回乡当村医。就连外地的人才也被吸引过来。东红村卫生所村医郑成宝就是外来的一个。
38岁的郑成宝是仙游县郊尾镇新和村人,从小跟着父亲学医,在部队当过卫生员,退伍后进卫校学了6年,去年7月毕业后成了一名乡村全职医生。
“收入有保障,就能安心工作。”郑成宝告诉记者,除了市里规定每月补助300元、区镇村“321”激励补助外,新农合门诊手续费、医药零差率按人口补助,全村4800多人口可获得补助共计12.4万元。如今,为了做好全村群众的卫生保健工作,郑成宝每天下班之后,都要挨家挨户走访,建立健康档案,准备长期在此安营扎寨。
“公办民营,这个办法很有效。”东红村干部很高兴该村成为秀屿区破除卫生所空白村的试点,他说,“其实,区、镇补助并不多,村里也总共才花十几万元就办起了卫生所,但村民看病方便多了,花费又少,大家都高兴。”
目前,秀屿区10个长期没有卫生所的乡村,先后填补了这一空白。“剩下的几个,也在参照这一模式实行,争取年内全部建成村级卫生所。”吴国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