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画像遇困扰再次做出挑战
在这起未遂案过后的一年,张欣来到了白银,接下来他要根据这三名目击者的回忆画出犯罪嫌疑人的真实面目。
描画像遇困扰
张欣:记忆是不可能增加的,再现的。只能是消失、慢慢的消失,那么你间隔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这种画像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张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目击者有三名,但此时已经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目击者是否能准确回忆起当晚发生的一切吗?
张欣:这个困难主要是目击者的回忆,所以这个画像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记得三张画像本来打算是用一天时间完成的,结果足足用了三天时间。
画像开始前,张欣分别与三名目击者进行了聊天,他发现三人当中,单就记忆的深浅而言,女事主的记忆最为深刻、女事主的丈夫次之。
张欣:一转身是一个照面,然后窗户第一次发现这是第二个照面,最后她丈夫来了以后,他们夫妻两个共同对窗户外面这个人的一个照面,是第三个照面。这三次的刺激应该说对她是刻骨铭心的,所以说她的这种记忆相对这另外两个人来说,要条件好一点。
而那名与犯罪嫌疑人擦肩而过的警察由于是被动记忆,因此最为模糊,可信度也最小。然而真正困扰张欣画像的还并不是记忆的深浅,而是目击者头脑中一些概念化的意识。
张欣:所谓的概念化是加上自己的主观的一些想象,就是说她(女事主)跟我描述的时候,就说这个人很凶,这个人笑的是很神经质,是一种奸笑。她用了跟我表述的这种语言,是完全是很多是带有这种主观的这种想象的因素在里面。
如果张欣按照目击者的这种概念化的描述进行画像的话,无疑会走入歧途。张欣该怎么办呢?
多次沟通排除干扰提取真实信息
面对三名目击者或带有主观色彩,或不完全一致的描述,张欣并没有急于开始画像,而是不断地与目击者进行沟通,他需要通过聊天排除干扰,获得他真正想要的信息。
描画像遇困扰
张欣:因为案件重大,你不得不对每一个人描述进行疏理,提取他们有用的部分。所以我基本上是按照他们,所描述的身高、体态、大致的脸形进行绘画的。
我们说不同的脸形,不同的胖瘦跟这个人的五官是有关联的。胖人长不出个瘦鼻子,瘦人也不可能长出一个胖鼻子。窄窄的眉框骨不可能长出一个大眼睛,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科学的关联,科学的规律去办,去伪存真,通过她描述的这些胖、瘦具体的脸形,宽窄来判断她哪些描述是可信的,哪些描述是主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