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黑板被巨大的电子液晶显示屏取代,书本被平板电脑取代,四周摆放着触摸式一体机,还有人影捕捉摄像机、垂挂电容话筒……不要以为这样科幻感十足的教室,是存在于未来的,华中师范大学海沧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已经开始建设这样的未来教室。
位于海沧囷瑶村里的华中师范大学海沧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生源九成学生是外来娃,但这并不妨碍它把目光看到未来。
上周,这两所学校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办“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交流会”,向外界展示未来教室、未来老师和未来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
未来教室的模样。(资料图)
苏州实验校在未来教室内实施信息化教改实验。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交流会现场。(王婷婷摄)
未来教室
显示屏“当道” 黑板“隐身”
通过显示屏,整节课老师的板书都会得到保存,供学生课后下载复习;还可通过一个“黑匣子”接入海量教育教学资源库,即“教育云”。
第一次走进华中师范大学海沧附中教室的人,通常会被吓一跳:黑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块巨大的电子液晶显示屏,每块都是85寸的大家伙,合起来足足四米长。传统的黑板已经退居到显示屏的两旁。
这是华中师范大学版的“未来教室”建设雏形,这所大学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中心,已经在全国建设了5000多间以“双屏双板”为主要标志的未来教室。
工程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吴绍靖说,先进的技术和传统教学并不是处于“你生我死”的对立面,它也要保留传统教学中那些好的方法。双(显示)屏双(黑)板就是基于传统教学考虑。传统教学,老师喜欢把黑板一分为二,写完左边,再写右边,为的是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某些知识的推理过程。
双屏就能实现这种功能。在这个“未来的黑板”上,老师在左边显示屏写完的内容,会自动传输到右显示屏,即使两个屏幕都写满了,也不要紧,最早写的会隐藏到边栏,随时调取。它事实上可以保存多屏——整节课老师的板书都会得到保存,供学生课后下载复习。
华中师范大学海沧附属中学校长邵虎斌说,“双屏”的最重要功能是通过一个“黑匣子”接入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即“教育云”。未来教室里有无线网络,可以随时上网,随时检索互联网、教育云中的海量教育教学资源。
邵虎斌说,从这个角度看,学校的围墙已经被推翻。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概括说,未来教室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等,资源最终都在教育云上,内容达到极大丰富,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
未来教师
从“驾驶员”变成“领路者”
学生通过pad上传答案,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强。知识不仅局限课本,还可以来自“云端”,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掘、学习。
上学期,华中师大海沧附中开始建设未来教室,学校的所有教室都拥有双屏双板,不过,邵虎斌坦承,平时,它只是隐藏在黑板后面,只有黑板往两边拉,双屏才会显示出来。他说,目前阶段,我们的老师还正在熟悉这些设备和云端上的资源。
隐藏在黑板后面的双屏代表着海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比起使用设备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老师的观念。上周的交流会因此邀请了苏州一些学校的老师来现身说法。2013年,苏州市和华中师大合作,在部分学校开展在未来教室内实施信息化教改实验。华中师大海沧附小校长何国强说,他们主要是来讲技术到底能如何改变教育。
苏州的一位英语老师列举了一堂小学英语课:上课时,学生人手一个的pad(平板电脑)上,跳出一个以电影《疯狂动物城》为背景设计的飞行棋游戏中,“棋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走到任意位置,都会跳出一个任务来要求学生完成,除了要求学生编英文对话外,还有为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找物品、为角色穿搭衣服等趣味小游戏,玩着“疯狂动物城”就能学英语。
学生的答题情况通过pad上传给老师,老师马上能了解哪些知识大家都错了,要重点讲;哪些大家都过关了,就不再啰唆了。而对大数据的收集也不限于课中,课前和课后都行,最终,老师会得出每位学生的分析诊断报告:他哪个知识点老是错,个别辅导可以更有针对性。何国强说,传统的课堂不会停下来等学生,但是,未来教室里的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需求。
苏州实验区的老师则比喻说,传统课堂上,老师是“驾驶员”,带着学生学习书本上知识,但是,在未来教室里,知识不仅局限课本,还可以来自“云端”,老师更像是“领路者”,只能给学生指条路,引导学生去发掘、学习。苏州老师说,只是“引路”,我们反倒比以前更辛苦,因为要让技术和学科融合在一起,发生化学作用,而不是简单的“1+1”。
付出终有回报。苏州老师展现一些对比数据显示,未来教室使得学生自学能力强了,提问更有深度了,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了,从世俗角度看:成绩较实验对照班有较大的提高。
未来学生
线上线下混合学习
将实现“学案导学”,将一节课教学目标化为一个个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动手、动脑、动口。
本学期,华师大海沧附小也开始未来教室的建设,计划在四、五年级开设“未来教室”创新教育试点班。
何国强说,试点班的看点是常规课堂的改革,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和尝试探索等。他举例,传统的教师讲授将变为“学案导学”,“学案”就是将一节课教学目标化为一个个的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这所小学最终还要实现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位于慈济宫旁的附小正在建设中医文化园,计划为每种草药加个二维码标签,学生拿着Pad刷一下,就能学习认识草药植物分类、属性、功效等。
何国强说,校园里只要具有教育功能的地方,都可以有二维码。通过学生二维码扫描的数据统计,我们就可以知道学生们感兴趣什么,这样,方便我们因材施教。
对于外界来说,未来教室落户于囷瑶村里相邻的这两所学校,有点出乎人意料,两所学校近九成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事实上,不能从“村子里的学校”来认识它们。去年,海沧区和华中师范大学决定联合办学,海沧中学海沧校区(初中部)成为华中师大海沧附中,囷瑶小学成为华中师大海沧附小,为的是让海娃搭上名校的直通车。
华师大海沧附小党支部书记邓玉秀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成一所“高品质、特色明、现代化、国际化”充满幸福感的学校。(记者 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