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快餐业使用抗生素受拷问
本报记者 叶碧华实习记者 谭 峰 广州报道
导读
统计显示,抗生素在人类医用药物使用量占处方药总量6%左右,但在兽药中则占到七成以上;2006年,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高达9.7万吨,占当时国内抗生素消费的54%。保守估计,目前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用量比2006年将近翻一番。
日前,美国数个消费者团体向洋快餐企业递交请愿书,并呼吁停止使用含抗生素的鸡肉。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养殖业用抗生素安全问题的关注。
抗生素也叫抗菌素,是控制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在畜牧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可以起到促进畜类快速生长、杀死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等作用,亦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产生抗药性细菌,以及畜牧产品的抗生素残留超标,对进食者及环境带来一定危害。
从2006年起,欧盟已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并分别在2011年和去年公布“反病菌抗药性五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谨慎使用抗菌类兽药的指南》,旨在预防滥用和无用抗生素兽药。但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等畜牧业大国目前仍允许使用促生长作用的抗菌药。
此前,美国麦当劳等多家快餐加入承诺停用抗生素行列,但中国市场至今仍然没有动作。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洋快餐在对于停用抗生素养殖肉类问题上存在两套标准的嫌疑。
养殖用抗生素再触发争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肉类养殖中使用抗生素是普遍行为。统计显示,抗生素在人类医用药物使用量占处方药总量6%左右,但在兽药中则占到七成以上;2006年,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高达9.7万吨,占当时国内抗生素消费的54%。保守估计,目前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用量比2006年将近翻一番。
但医学专家指出,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是导致抗药性强的“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已在20多个国家的人和动物身上发现了mcr-1“超级细菌”基因,当中就包括中国、德国和意大利。这些细菌一旦传播开来,将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所有抗生素全部无效。
“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侵入人类机体,动物产品残留抗生素的量一般极低,对机体的直接毒性也很小,但长期食用后,可在体内蓄积,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上述医学专家表示。
事实上,百胜旗下的两个快餐品牌——塔可钟和必胜客,早前已承诺将2017年作为停用含人类抗生素鸡肉的最后期限。
在美国,很多快餐巨头都陆续加入停用抗生素行列中。去年3月,麦当劳宣布2017年美国市场将采购不使用人类抗生素的鸡肉产品;10月,赛百味宣布从今年开始在其美国餐厅供应不含抗生素的鸡肉和火鸡肉;12月,棒约翰也宣布在今年夏天之前停止出售使用过人类抗生素或其他抗生素饲养的鸡肉。
中国市场有待接轨
但在中国市场,这些洋快餐均未作出相关表态。“美国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都非常强,造成了很多标准的差异化,中国也应该导入这种不用抗生素的条例,但关键是什么时候实施。”在朱丹蓬看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升,以及消费加速升级,国内连锁餐饮行业应加快推进停用抗生素肉类进程,早日与国际接轨。
据悉,欧盟已于2006年全面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我国却长期没有完善的养殖业抗生素使用规定。尽管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快了对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规范,并先后出台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规定,但养殖户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依然难以监控。
农业部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共检测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样品5517批,合格5511批,合格率99.89%。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有98%的可比项目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但是目前国内在这一块使用都是地方标准,标准由地方上报到食药监局经过评价后再使用,标准不一也导致监管变得更加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对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监管,除了面临法规不健全,监管人手少,养殖者多且松散,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外,有关部门对每批上市的禽畜类肉产品都进行抗生素残留等检测也很难做到。“即便检查到养殖者违规使用抗生素,处罚措施也一般是批评教育和罚款,威慑力度不够。”上述养殖业内人士表示。
但对于寄望餐饮企业自觉停用抗生素养殖肉类,朱丹蓬认为“不大可能”。“一旦转为采购不用抗生素的肉类供应商,首先企业就要面对成本上涨问题,企业最终可能要涨价来应对上涨的成本,这会打击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在朱丹蓬看来,推动国内餐饮停用抗生素养殖肉类目前最有可能是消费者团结起来争取,其次是利用竞争对手的先试先行来倒逼洋快餐巨头作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