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庞氏骗局的玩法说穿了就是空手套白狼,用新投资人的钱支付老投资人的利息和收益,只要不断有“接盘侠”,就能一直维持繁荣的假象——这种花招绝不是空前绝后的,在麦道夫骗光这些顶级投资人180亿美元以前已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而如今又在国内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衍生出种种“变形记”。
图为《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9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劳佳迪 | 上海报道
2016年7月,伯纳德·麦道夫已经在北加州的一座联邦监狱服刑满7年了,但这只是他牢狱生涯的微小片段。这位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庞氏骗局的炮制者、前纳斯达克主席在设计掏空华尔街精英口袋后,被判监禁150年。
庞氏骗局的玩法说穿了就是空手套白狼,用新投资人的钱支付老投资人的利息和收益,只要不断有“接盘侠”,就能一直维持繁荣的假象——这种花招绝不是空前绝后的,在麦道夫骗光这些顶级投资人180亿美元以前已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而如今又在国内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衍生出种种“变形记”。
比如去年9月,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网上销售的理财产品“日金宝”就“完美”复制了这种骗术,高达430亿元资金正中圈套。它在封闭的有色金属市场内拆东墙补西墙,前期不断引入流动性推高商品价格,后续投资资金难以为继时便即刻崩盘。20余万投资人和300多家机构像当年华尔街的那些富豪俱乐部成员一样深陷泥淖。
e租宝的骗术也大同小异。当运营成本总是大于平台收益,e租宝也选择了剑走偏锋:为了继续忽悠新资金投入来填补前期造成的天量巨坑,竟然虚构了九成以上的融资标的,超过90万投资人接到最后一棒,才发现自己只是惊天骗局里可怜的炮灰。
根据2015 年7 月18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等。
这些新兴金融业态在带来行业创新转型和服务便利升级的同时,也因其蓬勃和新鲜感成为骗子挖苦人性的阵地。轻易相信投资收益神话的人注定要在这里失去所有。挤兑、停业、跑路、经侦介入、破产的绯闻暂时不可能停止纠缠这个年轻的名词。
尽管来自决策层的整改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全国网贷行业半年报》依然显示,仅P2P上半年就揪出了268家问题平台。
不过,一旦骗术被揭穿,这些金融把戏背后的逻辑往往近乎荒诞。
本期《中国经济周刊》就试图剥离互联网金融骗局的层层假象,白描出高危平台的画像,同时淬炼出一些防骗关键词,梳理出当下流行的几大骗术,帮助投资人提高免疫力。
骗术
关键词
不靠谱的高收益
超出常规的高收益永远是骗子们的不二法宝。据说在佛罗里达上流社会的高尔夫球场上,麦道夫的客户一边对投资长期稳定的高回报洋洋得意,一边也曾戏谑这个传奇人物,“这样高的回报,难道你在欺诈?”——在被卷走全部家当后,他们才发现这个玩笑一语成谶。
这个精明的犹太人深谙华尔街的投资心理,他为投资人设计的圈套是每月盈利1%~2%,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迁,都能稳收年息12%~24%,这让整个骗局维持了20年之久。事实上,国内目前曝光的问题平台收益也通常高于普通银行理财数倍。
今年4月,百亿级P2P理财平台中晋资产管理公司被查封,其设计的产品年化收益率大致在8%~16%间,再加上产品经理给出的高额返利,实际收益可达到20%以上。更离谱的是,它还设计了一种无法赎回本金的永久合同,承诺年化50%的收益率,假设投资人投100万元,接下来每年都能拿到50万元的利息,两年就可以回本,在超高收益的引力下,不少人失去理智。
再以轰然坍塌的大大集团为例,在短短数月内,它曾疯狂扩招20万员工,队伍之壮大可媲美行销全球的跨国巨头,其产品许诺的年化收益率在8%~13.5%之间,但出事后据前员工披露,公司内的业绩提成居然达到20%,也就是说每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必须维持在30%以上。
e租宝向投资人承诺9%~14.6%的年化收益,加上理财师提成1%, 其理财产品的运营收益也至少要达到10%~15%方可保本。
今年2月,倚仗地产概念发行产品的鑫琦资产5000名投资者的19亿元资金被爆无法兑付,它曾许诺13.2%的年化收益,个别10年期的产品月息最高达到2%,也就是年化收益24%。
高收益是骗子们打出的最有力王牌,也是针对入局者的攻心计。但稍有投资常识的人应该都知晓,即使是公认为“股神”的巴菲特过去40多年的年化收益率也不过20%,甚至有很多年份是跑输标准普尔指数的,个别年份投资收益更是负值。
超高收益的出现,要么使用了高杠杆,要么就是类似博彩那样的偶然概率。我国曾长期以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作为利率保护上限。而根据2015年8月最高法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骗术
关键词
浮夸的名头、国际范儿的包装
2014年2月底,中欧温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突然失联,北京朝阳区一位投资者自杀坠楼,惨烈揭开了这桩涉及5亿元的P2P诈骗案。这个看起来仿佛有“中欧”背书的公司这才脱去“高大上”的外衣,暴露出骗子的本相。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当初在外宣时,公司高调为其董事长贴上“深圳政协委员”的标签,宣称高管皆有海外留学和金融机构工作背景,骗倒了不少迷信“国际范儿”的投资者。但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发现疑点,这只号称“注册资金1亿元,主要产品包括P2P、基金、PE”的“公募基金”业务员却常常出没于大型商超、广场、小区摆摊发传单。
在名字上埋有玄机混淆视听的手法并不稀奇,有些金融骗子喜欢在名字上大做文章,可以成为投资人去伪存真的第一道红线。早在2007年,乘着牛市的快车,“瑞士共同基金”悄然上线,来头更是惊人,自称是“全球最大基金”,与伦敦证券交易所、摩根大通等合作,由CHEVIOT家族成立于1948年,总部设于瑞士首都伯尔尼,协助全球投资者管理资金达90亿美元。
实际上,英国确实有一家名为Quilter Cheviot的知名投资管理公司,但所谓“CHEVIOT家族”无从谈起。互联网销售模式使这家根本没在证监会备案的“野鸡基金”迅速聚拢了超过13亿元投资资金。
近几年,相同的逻辑还被应用于“香港VS投资基金网”“美国华尔街全球私募基金网”“纳斯达克全球投资网”等等,利用耳熟能详的国际元素获得投资者信任成为最简单粗暴的骗术,而中投、汇金、建银、瑞信等一流金融机构的名字也可能被“排列组合”,为互金平台增信,投资人应该深入查清公司真实的“基因”。
“投资人要注意不能轻信‘基金管理公司’的名头,如果是公募,应该拿得出证监会授权批准的业务资质,如果是私募,投资人有100万起投、净资产1000万以上等门槛。”一位资深互金行业从业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即使是中欧温顿,它的整个工商注册流程也是合法的,“基金”的名号并不一定能够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