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长子”这几年的麻烦实在是有点多,这不,一不小心,又搞出了个大新闻。18日,财新网报道称东北特钢CP001、CP002、CP003主承销商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拟召集第三次持有人会议,一份媒体披露的议案内容显示,投资者要求“提请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暂停辽宁省政府及企业融资并倡议所有金融该机构全面停止购买辽宁省政府及辽宁地区债券。”
就此,7月18日晚间,国开行发布声明称所谓“国开行议案倡议三会暂停辽宁省政府以及辽宁地区企业融资”的报道不实。
国开行在声明中称,东北特钢多只债券违约后,国开行作为主承销商之一,与其他主承销商一道,严格按照监管部门有关要求,通过债券持有人会议等合规渠道,收集和整理债券持有人相关提案,及时反馈发行人并上报主管部门。国开行作为中介机构,本身不具备提起议案的职能和权利。
国开行强调:“多年来,国开行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东北振兴战略,通过多种方式为辽宁省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支持辽宁经济发展。未来,国开行将一如既往,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辽宁省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国开行作为东北特钢债券主承销商之一,将继续尽职履责,督促有关部门和东北特钢尽快履行偿债义务,尽最大可能保障债券投资人合法权益,维护区域金融生态安全。”
祸不单行的东北特钢
东北特钢由国家原三大骨干特钢企业——大连特钢、抚顺特钢、北满特钢重组而成,主要经营特种钢。虽然东北特钢近年来保持盈利,但利润规模不大,且公司其他应收款较大,资金被占用规模较大且时间较长。
据了解,东北经济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中以大炼钢铁为主,但是,钢材价格从2011年开始走低,整个钢铁行业开始进入下行期,直至现在也没反弹。
以普通螺纹钢为例,现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近2300元/吨,折合1.15元/斤。东北大大小小的钢厂,基本上都属于挣扎在生存线的企业,腾挪银行贷款较为普遍。
但贷款可以腾挪,公开发行的债券则不行。东北特钢近年来在公开市场发了近80亿债务,总债规模在360亿元左右。3月28日,国开行主承的8亿元“15东特钢CP001”正式违约,拉开了地方国企违约的大幕,也开启了东北特钢存续债券的连环爆,目前已经连续违约了7笔债券,,总共涉及金额约39亿元。
3月28日、4月5日、4月12日、5月5日、6月6日、7月12日,东北特钢分别宣布“15东特钢CP001”、“15东特钢SCP001”、“13东特钢MTN2”、“15东特钢CP002”、“14东特钢PPN001”、“13东特钢PPN001”不能按期兑付,构成实质性违约。
东北特钢至今尚未向市场公开披露2015年度财务报告及2016年一季度财务情况。早在4月29日东北特钢曾发布公告称,由于企业财务报告尚在编制无法按时披露,将延迟至6月30日对外公布,但至今仍未披露。
祸不单行的是,2016年3月24日13时20分,大连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发现东北特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华在其居所上吊死亡。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展开调查。杨华现年54岁,任职东北特钢不足一年。
债转股或又浮出水面
中债资信此前的分析报告认为,从2008年起公司大连基地搬迁改造,导致公司债务负担大幅上升,资产负债率从2007年的65.85%持续加重至2010年的87.35%,加上后续又新增大型材厂的投资,近年来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84%至85%之间,债务负担重,偿债指标较差。
财新网认为,东北特钢已经完全丧失债市和银行贷款的融资信用,银行已经全部停贷,并且负面影响已经波及辽宁省地方专项债以及当地企业发债。
在此情况下,债转股又浮出水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早在上周,投资者间就流传出一份东北特钢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的提纲,其中提到:“辽宁省国资委组织企业和相关机构制定了重组脱困方案,7月2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东北特钢债务重组脱困方案。”
具体的脱困方案中,包括了金融债务实施重组。“对金融债务按照70%的比例转为股权,30%保留。债转股完成后,原债权人可通过东北特钢整体上市或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在资本市场退出。”
至于该材料的真实性,东北特钢方面人士未予置评。有承销机构人士表示,真实度很高。对于公开发行的债务不具备债转股的实现条件,要求银行发放贷款兑付,然后将银行的新增贷款转化为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称,有投资者表示:“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抵制这个方案,因为东北特钢公开承诺过同意债券不进行债转股。而且听说,这个方案在高层已经被否了,一是因为国家层面债转股政策尚未出台,其次是方案并未和债权人协商过,是东北特钢单方面的想法。”
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