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被淹有网友称报应 媒体:暴戾思维猛于暴雨洪水

中国青年报

灾祸考验一个地方的应急能力,对灾祸的反应,考验的却是社会的善意与良知。暴雨洪水虽冲垮了房屋与良田,终有退去之日,但暴戾思维所注入的恶意,很难随灾祸的远去而稀释。

晚上再打开微博,那些面露兴奋的诅咒之词,已经淹没在网友的训斥中,很多人灰溜溜地改了昵称、删了评论。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很可能改头换面,又要杀死这个、灭绝那个。偌大的网络空间,总有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可以安放幽暗的人性和暴戾的思维。

由此想起一则故事:有位先生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谁能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把房子装满?有的买了稻草,有的买了树苗,都没成功。唯有一个学生,买了支蜡烛,点燃后,烛光填满了整个屋子。

我们很难用有限的言辞和精力,来驱逐每一分暴戾。这个故事告诉我,与其絮絮叨叨地说理、怒气冲天地回骂,不如让理性的火焰攒聚起来,照亮每一个潮湿幽暗的角落,让刻薄、冷血的言辞无法寄生、无从滋长、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陈健]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