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重组“反抗”未果 融合管理模式存难点
导读
如今两大央企合并将带来很强的规模效应,有助于提升其对下销售和对上采购议价能力。但后续双方在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融合,将是一个难点。
本报记者 陈红霞 武汉报道
“很多年前就说要重组,现在终于敲定了。”看到关于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重组的消息,武钢集团一内部职工的反应比较平静。6月23日,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早是预料中的事情,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他解释,在武钢集团内部,关于集团与宝钢集团的重组由来已久,“远远超于去年的市场消息”。武钢集团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而宝钢集团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后,创立后风头早已盖过前者。多年前,国资委层面就早已想撮合宝钢与武钢重组,“但当时的领导表面上答应了,暗地里开始迅速扩张,以保证自己不被吃掉。”
武钢集团确实做到了。据统计,到2015年,武钢集团产量达到2478万吨,在行业内排名第六。在高峰期时,其产量还曾达到行业第五名。
但最终规模效应仍然没有抵挡住行业内整体整合的趋势。日前,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两公司控股股东即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启动重组,两公司进入停牌阶段。
“目前还不知道最终的重组方案是什么。”中钢联分析师胡艳平指出,但宝钢作为重组的主体,整合武钢估计是大概率事件。
而面对管理方面更加先进的宝钢集团,武钢集团的话语权可能相对减弱。新的环境下,已经陷入亏损的武钢集团是将迎来新生还是继续在低谷徘徊?仍是一个需要观察的话题。
曾经的人事障碍
“早在2006年前后,我国第一轮国企改革推进过程中,国资委就曾经动过重组两家企业的心思。”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国资委找到时任武钢集团董事长邓崎琳,探讨重组的可能性。邓崎琳口头上答应了,实际上却并没有被整合的心思。
当时邓崎琳的心态是,至少不能在自己任上被整合。上述内部人士说,为了避免被整合的“命运”,武钢集团在加快自身产能扩张的同时,还借助于国家对钢铁行业调整的机会,先后并购柳钢和昆钢。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1月,武钢集团与鄂钢实现联合重组。当年12月,武钢集团与广西国资委签订《武钢和柳钢联合重组协议书》,并于2008年后,完成与柳钢的重组。而在2007年8月,武钢集团与昆明钢铁集团签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书》,通过定增,对后者持股比例达到48.41%,控股昆钢集团。
“产能扩张后,武钢集团的产量从业内排名靠后逐步前移,高峰期时,其产量还曾达到过行业第五。”上述人士回忆,当集团产能达到这种局面后,邓崎琳曾表示,“以后宝钢吃不掉我们了。”
事实上,管理层的“不配合”一直是中国央企重组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武钢集团的历史更为悠久;在行政级别上看,武钢集团同样作为一家副部级央企,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不算小;且从基本的人性和企业运营心态,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没有谁会愿意被其他企业重组。”另一位行业人士也指出,谁都希望自己做老大,这也是人之常情。在人力和产能扩张等多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国资委第一次筹划的宝钢和武钢重组以暂时失败而告终。
开启重组
邓崎琳的意外事件给了两家钢企重组新的机会。
2015年8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邓崎琳因严重违纪违法,经查证后被双规并被解除其在武钢集团的任职。曾任宝钢集团总经理的马国强接任邓崎琳,担任武钢集团新任董事长。
“这为宝钢重组武钢扫除了人事上的障碍,也加速了两企业重启重组计划。”上述行业人士表示,随后,市场上关于宝钢和武钢合并的消息也开始传出,直到如今被正式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