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纪检官员谈离职:为升迁而把嘴闭上我做不到

新京报

2014年10月23日,陆群。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2014年10月23日,陆群。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剥洋葱:你对自己的方式比较自信?

陆群:我接触群众,又身在体制,加上在省纪委这个相对特殊的岗位工作多年。对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我肯定比普通老百姓更加清楚该如何解决。

我一向反对用对抗或者其他极端的方式去维权。

剥洋葱:你的方式是发微博?

陆群: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已经穷尽“正当渠道”还不能解决的话,适当扩大影响,引起公众、社会甚至国家高层的关注,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前没有微博时,我也通过论坛发声。只是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的影响力更大。

就像“金银花改名事件”,隆回县的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不断到国家药监局上门表达自己的诉求,反映群众的呼声,一点作用都没有。

谈公共事件发言

“如果有人因为讲真话而受打击,很不正常”

剥洋葱:你是网络大V,在公众眼中,是一个仗义执言敢说真话的官员形象。

陆群:我们新化人自古就尚武重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敢于打抱不平,敢于直言。我在网上展示的形象和生活中的我是统一的。

我无非就是比人胆子大一点,不怕事,敢于说出来,不是比别人高明。

一个国家,如果有人因为讲真话而受打击,是很不正常的。为了升迁而把嘴巴闭上,我做不到。

剥洋葱:你的领导、同事如何评价你?

陆群:至少在台面上,他们还是认为我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但背后是什么态度,我就不知道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讲真话。

讲真话必然会令一些人不舒服。有的人在讲假话,你讲真话就显得与众不同;再一个,你讲真话必然会戳穿一些人的假话。

有一次,我在交通系统参加一次评审,他们弄了一个预防腐败的项目。我直言不讳,他们听到就很不高兴。但我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剥洋葱:你因敢言、直率受到关注,是否会有一些非议?

陆群:议论肯定会有,比如说你想走捷径,借此上位。

我不在乎,人生天地间,随便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会有人议论。我觉得做人,活得本真,无愧于良知就行了。我不是沽名钓誉的人。

这次我离开机关,官都不当了,这种议论自然就会没有了。当然,我辞职并非为了回击这一议论。

剥洋葱:在职时,这种关注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陆群: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不是一件好事。名气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只是带来负担。出名不是我的目的。

我甚至听到过“陆青天”的称呼。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老百姓希望有清官为自己做主。古代“青天”后面接的是什么?“大老爷”。我听到很不舒服,甚至很惶恐。

这也不符合法治精神,把政治清明的希望寄托在一两个官员身上,不现实不靠谱。

我何德何能,给老百姓办几件小事就成“青天”了?人言可畏,这类帽子是我的负担。

谈身份

“我应该算是政务人员个人微博”

剥洋葱: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热点新闻,如“魏则西事件”、“雷洋事件”,你在微博上选择了沉默,这与两年前的你大不一样。

陆群:我并没有不关心这些事件,之所以没在微博上讲,是因为我正处在工作变动的敏感时期,不想被注意到。

这个我很苦恼,离开机关后,我的微博认证继续用省纪委的身份显然不合适,但取消认证后,别人一看就会说,我是不是被打压了?

我现在的认证里加了一个“前”字。

剥洋葱:在职时,你既是网络大V,又是体制内的纪委官员。你如何定义在网上发言时的身份?

陆群:我在网上发言,是以网民的身份。

但我又是一名省纪委的处长,我有工作纪律,不能在非工作场合谈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开了什么会、研究了哪些东西,这都有统一的宣传口径,我不能在网上去谈这些。

新浪把我定义成个人政务微博,我不认同,我认为我应该算是政务人员个人微博。

政府做得不对的地方,我提出批评;政府做得正确的地方,我也点赞。我这种发声完全是自觉的,基本上没有人来做我的工作,给我交任务。

[责任编辑: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