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今年地震特别多”,这是真的吗?

新华社

2016年以来,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8次,其中4月份有5次。中国大陆发生4级以上地震41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9次。

(2016年以来全球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016年以来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看上去好像很严重的样子!

于是,网上出现了“青藏高原南部将有大地震”一类的传言。

但,事实上……

据多年数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会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中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4级以上地震100余次,5级以上地震约20次。

所以,针对网上种种关于大地震将至的恐慌和疑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为我们答疑解惑——我国今年地震频度与往年基本相当,不必过分担心。

【关于网传“下次大地震会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这是真的吗?】

潘怀文说,青藏高原是现在地质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南面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十分明显。但判断近期是否一定会发生非常巨大的地震,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依然难以得到清晰的认识。

据介绍,青藏高原的南坡、尼泊尔印度一线,在历史上确是巨大地震频发的地段,每隔七八十年,就能找到一次平均7.5级以上巨大地震的记录。潘怀文说,在这样的地段加强防灾准备十分必要。以上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边境线南部,并未延伸进我国内部。而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内部也确实是大地震聚集发生地,是我们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区域。

【答疑解惑:全球或中国目前是否进入地震多发期?】

潘怀文介绍了两个特点。其一,从全球尺度来看,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之后,全球就进入了一个8级以上大地震多发时段;其二,从国内情况来看,自2001年发生在青海昆仑山口西的8.1级地震开始,我国大陆已经历了两次8级以上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确实处于一个强震多发的时段。

地震的发生,在时间轴上是不均匀的。有些时段密集连续发生,而有些时段则间隔较长。因此,可以分为地震活跃期和频度、强度相对小的平静期,但这样的划分也有地域性和相对性,“平静时间段内也可能发生强烈地震,活跃时间段内也不是每年都会有大地震。”潘怀文强调说。

举个例子:以中国大陆为统计样本,以华北地区为例,当前就处在一个地震相对平静的时段。从1998年1月10日发生在河北张北县的6.2级地震之后,华北已有近18年半的时间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自家房子的抗震等级,你知道吗?】

潘怀文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都必须按该标准执行。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生命线工程,还需要进行更高的抗震设计。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一个明显变化是,在全国的范围内,取消了上一代区划图中不设防的区域。”他介绍,自此全国所有地区都必须进行6度以上的抗震设防,而图上红色区域地震烈度较高,需进行更严格的抗震设计。

第二个特点是,这张图把各个区域的抗震设防要求明确到了乡镇级别。“大家可以从这张图上,找到自己所处的区域应当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抗震设防。”潘怀文介绍。

(我国地震烈度表)

潘怀文表示,我国地震活动具有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既是当前紧迫的任务,更是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努力,全国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普遍提高。

【提示:在网上发布各式非官方地震信息,小心会违法】

国家鼓励社会公众、团体开展有关地震预测预报的研究,但是我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地震预报只有通过国家来进行统一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预报意见。

“当前地震的预测预报依然处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阶段,还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潘怀文说,个人向社会公众发布明确的短期和临震预测预报意见,风险极高,容易引发一些区域内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关于地震的正确“姿势”↓↓↓

[ 地震震级如何分类?]

[“震源”vs“震中”怎么看?]

[ 在家如何避震?]

[公共场合如何避震?]

[ 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图片来源:新华网 )

新华社记者:荣启涵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