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二共识”的善意
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人蔡英文接受《中国时报》专访,在谈到两岸关系时,期待大陆方面再给一点善意。《人民日报》海外网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发文说,若是要放弃“九二共识”底线,如此善意大陆“不可能给”,这个底线退无可退。
我们不知道蔡英文期待的善意是什么?但是,大陆方面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接受“九二共识”,或者提出以“两岸同属一中”为核心意涵的替代论述,是大陆方面的底线,达不到这个底线,两岸关系就很难维持现状,更别想进一步改善。
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在2000年政权交接的前夕,用“九二共识”来替代“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目的是帮不愿意明白陈述“一个中国”的陈水扁解套,让两岸关系多一点回旋空间。大陆原本并不接受这种创造性的模糊,担心它是“台独”主张的包装。后来,随着大陆日趋茁壮,对于两岸关系的处理有了信心,希望打破两岸僵持的局面,才愿意正面看待“九二共识”的说法。
换句话说,“九二共识”是大陆方面不满意但可以接受的表述,对大陆来说,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通关密语,本身就是一种善意的释放。可惜的是,从陈水扁到蔡英文都有意忽视“九二共识”所蕴含的善意,用污名化的方式来贬抑“九二共识”的作用,把路越走越窄。
蔡英文在专访中表示,大陆对于两岸关系的处理,必须注意到台湾是个民主社会,台湾民意和陆方期待的落差,是海峡对岸必须面对的现实。言下之意,她可以用台湾的民意做后盾,不接受“九二共识”或“两岸同属一中”的底线。
但是,对于大陆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晓得,中共政权或许谈不上民主,大陆却不是一个民意都被压制的社会。如果要讲以民意作为后盾,蔡英文是否应该提醒大家,海峡对岸有十几亿的人不乐见台湾走向独立,会成为大陆领导人的坚实后盾,支持大陆当局以“九二共识”或“两岸同属一中”,作为两岸良性互动的底线。
何况,蔡英文所谓的民意后盾,是还没有经历过两岸关系动荡情况下,暂时性的民意倾向。两岸关系若是生变,从“一滩死水”到“地动山摇”的情况陆续出现,台湾的内外情势必然受到冲击。届时,蔡英文所凭恃的民意后盾,是否还是始终相随,应该打上一个问号。
大陆刚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在涉台工作的部分,首次明文表示要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里,“九二共识”不仅是高层的政治宣示,还将落实到许多事务性的层级里,成为大陆和台湾善意互动的前提。
大陆坚持“九二共识”或“两岸同属一中”的心意已定,蔡英文与其不着边际地喊话,不如好好体会当初大陆接受“九二共识”的善意,认真琢磨520的说词吧。
(作者庞建国 为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蔡英文应正确理解大陆的善意
期盼大陆再多给点善意的蔡英文,其实是该正确理解大陆对台的政治出发点,是感性多于理性、亲情重于利益的“两岸一家亲”的融合思维。只要能够秉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来处理两岸政治定位,什么事都好沟通好商量,这是两岸最根本的核心问题,也是大陆无法再退让的政治底线。
当然,从台湾内部而言,多元民主社会充满不同政治思维与立场,对大陆也有各种不同的政治想象与看法,但并不能因此就放弃两岸文化、历史渊源的同文同种关系。纵使目前双方对“一中”问题与内涵尚存有政治歧见与争议,也应该本着“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基本精神来减少磨擦、化解歧见,这对两岸关系发展才是正确的道路与该把握的基本原则。
因此,两岸关系是该彼此给对方多一点善意,多给对方务实面对问题的机会与空间,让双方主政者可以相向而行,但善意的前提是要往合的方向去开展,不是要制造彼此分的距离不断扩大、敌意螺旋继续升高的恶性循环。民进党如果愿意突破“逢中必反”的政治迷思,理解两岸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哪里还有解不开的政治死结?
如大陆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所言,“冻独”是民进党可以展现善意的好途径,蔡英文也曾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双方都有政治善意也各有换位思考的合作氛围,只是还需要再往前迈进一步,则两岸关系的解套空间便有机会达成。目前双方主政者的确该把握好这个历史机遇,共同创造两岸未来“一中”的政治大局。
总之,两岸关系发展走到今天这个历史转折,应该从“求同存异”往“化异求同”携手开创新局,民进党可以从“冻独”出发来正视“一中”问题,大陆则可给蔡英文及民进党更多的善意与机会,来创造“和而求同”的双赢空间,让台湾的政经及社会有向上提升的机会,这才是两岸关系发展该有的正确思维。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前陈水扁办公室主任 陈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