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上著名“海岸长桥” 长15公里今仅存7块石碑

大山深处有廊桥,大海之畔有长桥。福建省泉州市的长桥闻名遐迩。安平桥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除此之外,泉州历史上还曾有过一座与这两座桥一样闻名的“海岸长桥”。

泉州历史上著名“海岸长桥” 长15公里今仅存7块石碑

石狮蚶江七星桥为“海岸长桥”一段,如今仅剩4块石板

泉州历史上著名“海岸长桥” 长15公里今仅存7块石碑

记载长桥历史的石碑仅存7块

海岸长桥位于泉郡东南二十六都(今福建晋江陈埭至石狮浦内),它西北接泉州至福州的古驿道,西南经东洋桥、安平桥衔接通往漳州至南粤的潮汕地区古驿道,东经浦内的玉澜桥、龙尾桥、蚶江桥、通济桥,直抵石湖古港,即蚶江的“林銮渡”。海岸长桥虽被称为桥,实际却是南宋时期泉郡地区的一条沿海大通道,使石湖古港成为一个交通便利、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港深浪平的古代天然良港,并使其在古刺桐港的中心港区地位日益突出。而素有“泉州十大名桥”之一,长达15公里,酷似蛟龙出海,集桥、堤、亭、庵、涵为一体的海岸长桥,便也承西启东地成为了宋代泉郡沿海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工程。

随着南宋偏安和泉州市舶司的设立,石湖古港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06年5月25日,石湖古港和六胜塔、锁关塔、尾山古渡、文兴古渡、真武庙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冠以“泉州港古建筑”的称号。2006年岁末,又被选入我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项目,冠名为“丝绸之路泉州海上部分”。为了满足“苍宫影里三洲路,涨潮声中万国商”的泉州港日臻鼎盛之需,就必须打通泉郡至石湖蚶江“林銮渡”的快速通道,于是,海岸长桥便应运而生。

据史书记载,海岸长桥建于宋代,初建时较为简陋。到了明代,长桥经风吹日晒,部分桥段出现断裂,当地百姓遂对该桥进行了一番整修。此后,重修后的海岸长桥继续作为泉郡商旅的运输大道,直至上世纪20年代泉安公路、青阳至石狮公路开通,海岸长桥的作用才被削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这条旧时的沿海大通道因年久失修及历史的变迁而被荒废,早已杳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农田和林立的工厂,只留下了7块记载长桥历史的石碑。据当地百姓介绍,这些石碑陈列在当年的海岸亭中,后来海岸亭的主殿坍塌,石碑就被搁置在墙的两边。当时记载海岸长桥重修的石碑共有10多块,可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只保留下宋代1块、明代1块、清代4块和民国1块,其中有些石碑已经风化,碑文被严重破坏,不少字迹已无法辨认,成为永久的遗憾。

海岸长桥虽经历了3次修复,但历经800多年的风蚀雨袭和其后围垦造田乃至人为损毁,其遗址遗物或荡然无存、或遭遇破坏。当代泉州《晋江市交通志(1996版)》中对长桥的记述寥寥数语、不及百字,近年出版的《中国桥谱》中亦无记叙。鉴于海岸长桥在泉州古港中的特殊地位,笔者沿着史实脉络深入民间,唯愿以详实的史实证明海岸长桥确在泉州海外交通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追忆长桥昔日之辉

海岸长桥从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在泉州古港石湖港区中发挥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只是在人类历史进入现代文明之后,随着公路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厦门港的崛起,才使得古石湖港和海岸长桥的“东方第一大港”和“交通枢纽”的光环黯然失色。认识和发掘海岸长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正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福建第三大城市群”的泉州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条疏港快速通道

宋仁宗嘉年间, 惠安人谢履作《泉南歌》,诗云:“泉州人稠山后脊,虽俗就耕无地僻,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西域。”正是由于农业的发展不足以提供泉州人衣食的基本需要,才促使这里的手工制造业、商业及海外贸易业特别发达。泉州虽赶不上广州,但远远超过杭州、明州已是不容置疑的。

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7年)设立泉州市舶司后,泉州的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闽南地处武夷山南坡,山区峰峦叠嶂、江河横纵,沿海丘陵密布,濒临台湾海峡,江海交错,交通成了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便出现了公元11?12世纪的“泉州造桥热”。在山区,各种桥梁相继涌现,大批木廊桥建成;在沿海,大型的石梁桥似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文献记载,宋元时期共建成各式桥梁215座,名躁一时的“泉州十大名桥”之冠也随之出现。其规模堪称宋时的“先行工程建设”,于是也就有了“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说。

当时,这些古桥梁与古驿道组成了一个与港口贸易经济相适应的宋代交通网络。而海岸长桥就是西接泉州,乃至厦门、漳州内陆,东承泉州古港中心港区石湖港的快速通道。马车骡驮抵达泉郡,上海岸长桥后经玉澜桥、龙尾桥,抵蚶江桥到达蚶江(古石湖港所处地)海防官署,办理“通关”、“检验”、“检疫”等“一站式”服务后直抵林銮古渡,这便形成了一条进出石湖港的疏港快速通道。

一段开疆拓土之路

泉郡背山濒海,田少人稠,其先人背井离乡、开拓疆土势在必行,林銮对渡就是最好的佐证。

宋时,泉郡晋江先民便经常抵澎湖列岛,或捕鱼为生,或商贸交易,乃至在澎湖列岛繁衍生息。明末清初,郑成功驱逐荷番和郑氏小朝廷归顺大清后,一批又一批泉郡先民沿着海岸长桥由蚶江赴台谋生。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94年),清政府在蚶江设置海防官署,蚶江以泉州总口与台湾鹿港对渡,1792年蚶江又与台湾淡水河口的八里盆对口通航。如此便捷的交通设施和条件,催生了泉郡各县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热”和“经商热”。而海岸长桥也就成为了泉郡先人海外谋生、开拓疆土的必经之路。

一项造福于民的工程

与其说改革开放的大潮造就了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血性”,不如说“爱拼才会赢”是泉郡先民的既有“本性”。

史载,城南陈江(陈埭)至龟湖系为“海滨之地,咸流浸润,不可田”。涨潮滔滔大海,退潮茫茫滩涂。为开拓生产领域,晋江先民趋利避害,或筑大堤以上其流,或建桥(闸)内蓄涧水以溉田而造田千顷。最后组成了集堤、桥、亭于一体的“海岸长桥”,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是泉郡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次有益尝试。可以说,海岸长桥既是宋时泉州连接石湖古港快速通道的交通枢纽工程,也是泉郡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围垦工程和为民造福工程。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