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闽南文化节掠影:闽南意蕴远 乡情满濠江

泉州晚报

闽南意蕴远 乡情满濠江

2014澳门世界闽南文化节掠影

8万乡亲,占人口总数15%,“闽南”二字在澳门,分量称不上响当当。

然而,正是这8万闽南乡亲,让连日来的澳门,刮起了一阵强劲的闽南文化旋风。2014世界闽南文化节举办的三天时间里,文化展览、文艺表演、摄影展、专场研讨会等七大类活动一一登场,全面立体地向海内外嘉宾展示了原汁原味的闽南文化。

“举办此次文化节,是基于我们是闽南人这个朴实的念头。”在祖籍晋江的2014世界闽南文化节活动组委会主任陈明金、陈明白昆仲看来,在外创业的游子,最难忘却的是自己的“摇篮血迹”。因此,在澳乡亲可谓举澳门全体闽南人之力举办本届文化节。文化节筹备之初,70多位组委会成员在本职工作之余无偿投入;文化节举办期间,在澳所有闽南同乡会成员担当义工全程参与。从安排接待,到准备演出,再到策划论坛……事无巨细地倾情付出,最终汇成了这个闽南文化的展示平台,汇成了闽南乡情的畅叙空间。

舞台搭就,好戏开锣。作为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泉州在本届闽南文化节中堪当主角。在文化节期间举办的三场文艺戏曲演出中,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小戏、提线木偶、答嘴鼓、歌舞表演等一一亮相,泉州节目数量占节目总量近半。木偶头、陶瓷、木雕、纸织画、漆篮、金苍绣等泉州特色文化工艺作品纷纷现身,影雕、刻纸、妆糕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在澳门闹市进行了现场表演。此外,泉州还选送了970组、1000多张摄影作品参加“世界闽南风情”摄影展,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泉州文化魅力。

舞台前后闽南情长 “南音是我思乡的慰藉”

一段歌舞未尽,一条三米长的剪纸“年年有余哈达围巾”已经剪成;一声口令刚下,表演家们手中的提线木偶老妪,瞬间“变身”为妙龄少女……2014世界闽南文化节演出现场,掌声阵阵,喝彩连连。“大概有二十多年,没有看到这样正宗的咱厝表演了!”现场上了年纪的澳门侨胞,言语间的激动之情了然。

“系列节目的挑选和编排工作半年前就启动,节目单几易其稿、反复考量,就是为了恰如其分地展示泉州等地底蕴深厚的闽南传统文化艺术,让三场演出臻善臻美。”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文化节传统戏剧展演策划组成员尤春成介绍,本届文化节的三场表演、34个节目全面涵盖了泉州、厦门、漳州和港澳台的闽南文艺精粹。其中,来自泉州的近80位演职人员带来了《枫桥夜泊》、《董生与李氏》、《管甫送》、《闹元宵》、《公婆答》等南音、梨园、高甲、提线木偶等传统曲艺和现代歌舞。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全世界看到汇聚在一起的闽南文化特色,用文化交流的形式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离。”表演期间,台湾振宗艺术团团长方宗寅始终站在舞台边观摩演出。此次,该团带着6个洋溢着台湾庙口文化风情的“艺阵”表演节目来到澳门。“在台湾,关圣帝、妈祖、三太子等文化节都具有很高人气,期间必不可少的‘阵头’表演是闽南文化特色的代表。”方宗寅介绍,该团的表演集合了台湾大多数“阵头”节目特点,将传统艺阵元素糅合在一起,改编为现代舞台剧。此次六个室内舞台节目在澳门的集中演出,对闽南文化创新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新颖的夺人眼球,传统的则回味悠长。《一身爱到君乡里》、《听见雁声悲》,澳门南音社与泉州南音乐团的合作演出情真意切。对澳门南音社副社长陈抱治而言,南音雅乐响起,乡情萦绕心间。“我1982年就来到澳门,在这个粤语通行的地区,南音是我思乡的慰藉。”陈抱治告诉记者,起初自己只是在闲暇时候和三五好友自娱自乐,如今年纪大了,生意交给儿女,南音就成了她的主业。成立于2002年的澳门南音社建社之初只有三五成员,如今已拥有跨越20岁到80岁年龄段的50多位社员。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全部来自泉州,几年来回泉州交流演出不下十次。“只要一有机会,我们就回咱厝。”陈抱治笑着说,在弦歌古乐中品味乡情、联络乡谊,是闽南文化带给游子们最大的回馈。

指尖上下闽南技湛 “年轻人参与进来才能代代相传”

红的是战袍白的是刀,梳子剪刀齐上阵,一番搓、捏、挑、揉、压,一尊活灵活现的提刀关公就伫立在眼前。一个个作品几乎一离手就售罄,“待我再捏一对陈三五娘给你们拍!”在澳门闹市,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泉州市非遗项目妆糕人传承人张明铁显得十分淡定。

“前阵子有个年轻人一连给我打了五个电话想来拜师学艺。”张明铁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和围观者闲聊,妆糕人这门闽南传统手工艺拥有这么多热情粉丝出乎他的意料。过去他只是农历七月至九月间在泉州、晋江、南安等地挑担走街,如今他已经俨然成为一位频频到各地交流访问的民间艺术家。相比之下,手艺的传承更令他欣慰。“我在泉州市艺术馆教授这门手艺已经有三年,每年暑假期间,招生常常爆满。来学习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们,一周四天,我免费教他们捏。”

在妆糕人的摊位隔壁,省非遗项目李尧宝刻纸代表性传承人黄丽凤正将现场创作的作品派发给游客,和记者聊天的几分钟里,十多只翻飞的蝴蝶已经跃然纸上。作为李尧宝的外孙女,她以传承这门闽南精湛手工艺术为己任。“我已经在泉州第六中学设立了剪纸教学基地,编写了校本课程。”黄丽凤介绍,她希望通过教授美术教师,再由美术教师教授学生的方式,让这门工艺更加普及。“离开澳门后,过两天我就要到浙江授课。”黄丽凤说,除了到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外,浙江省也邀请她在中国灯彩展示馆内设置个人花灯展厅。让闽南文化走出去、传下来,泉州工艺美术大师们正不遗余力。

“孔子公,毋敢收人隔瞑贴”、“食果子,著爱拜树头”……动态的艺术生动灵巧,静态的文化同样妙趣横生。在世界闽南文化展览会现场,这样一本充满闽南民间智慧的《闽南俚语》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儿时父母教导我们总能说出许多闽南俚语,我们常常在想,我们这代人对这些俚语的掌握都已经不够全面,下一代能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闽南俚语》一书的编写者、香港印艺学会执行委员林和安介绍,他们用两年时间,从收集来的几千条闽南俚语中选取了339条具有正能量、具备教育意义的俚语编汇成书,并配以生动插图进行诠释。“最难的就是配图,需要对俚语的内涵有深刻了解才能准确表达。”为此,林和安和几位年过半百的老者先精心画出草图,再交由专业人士绘制。“年轻人参与进来,才能让散落在民间的闽南智慧代代相传!”

书本内外闽南学深 “泉州是闽南文化优势的例证”

“初升的阳光映在木窗格上的时候,开元寺里僧俗弟子们的早课还没完成;而清净寺伊斯兰教信徒的晨礼已经结束;基督教堂做礼拜的人三三两两地到来;在妈祖庙烧头炷香的女人则摆开自己的香烛银纸;王爷宫中做道场的主坛道士正凌空讳字——对许多闽南人来说,这是最重要、最庄严的时刻。在这个枕山面海的东南之隅,抚慰生民心灵、安顿他们灵魂的,不仅仅是蓝天碧海……”在闽南文化的当代性与世界性论坛上,这段充满画面感的文字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闽南的街头巷陌。

2014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倾情交流的不止是笙歌乐舞,还有学术文化的静水深流。宏观到闽南文化的特征、优势和走向世界的意义,细致到保生大帝信俗的交流传播,源远流长、多元开放的闽南文化,吸引着海峡两岸专家学者们著书立传。有人关注闽南俗谚歌谣中的女性形象,有人指点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有人从“七娘妈生,做十六岁”中探讨台南五条港与泉州文化的渊源,有人专注于闽南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承与发展……

而在众多丰富多彩的话题讨论中,泉州是一个绕不过的词汇。“宋元时期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闽南文化大量吸收了东亚各民族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泉州安海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闽南较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仅泉州一地,就保留着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以及千年古刹开元寺,闽南文化的包容性可见一斑……”虽然不是闽南人,澳门大学教授李嘉曾谈起泉州来,如数家珍。

在他看来,闽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优势,在泉州都能找到最好的例证。“闽南人善于捕捉信息、发展优势,演绎了著名的‘泉州经验’、‘晋江模式’。”作为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李嘉曾认为,在传承悠久历史传统的过程中吸收时代精华,将成为闽南文化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

专访 “用52度金门高粱的热情欢迎乡亲!”

——访2015世界闽南文化节举办地金门县代表吴友钦

“金门好山、好水、好幸福!”一接过世界闽南文化节会旗,金门县副县长吴友钦就忙不迭地为金门打起了广告。他介绍说,金门保存着完整的闽南红砖建筑和其他闽南文化元素,是闽南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样本,值得海内外乡亲前往参观考察。

吴友钦表示,能够继台南、泉州、澳门之后成为世界闽南文化节的第四个举办地,金门感到十分荣幸。“我小时候,听父辈们说我们来自泉州,对泉州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长大后,亲身踏上泉州的土地,逛开元寺、爬清源山,才真切地感受到泉州的丰富史迹和深厚底蕴。”在吴友钦看来,泉州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十分用心,金门将以泉州、澳门等为榜样,举全县之力投入2015世界闽南文化节筹备工作。“金门高粱、两岸飘香,我们将用52度金门高粱的热情欢迎乡亲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