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民主进步党在台北进行新旧党主席交接,蔡英文就任民进党第15任党主席,原主席苏贞昌卸任。图为蔡英文出席就任典礼时,向与会者致意。中新社发 陈小愿 摄
5月28日,民主进步党在台北进行新旧党主席交接,蔡英文(右)就任民进党第15任党主席,原主席苏贞昌(左)卸任。中新社发 陈小愿 摄
5月28日,民主进步党在台北进行新旧党主席交接,蔡英文就任民进党第15任党主席,原主席苏贞昌卸任。图为蔡英文就任后致辞。中新社发 陈小愿 摄
苏贞昌卸任民进党主席称有遗憾 为蔡英文加油打气
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今日进行新旧任党主席交接,在仲裁委员会主委陈继盛的监交下,苏贞昌将党主席印信交接给蔡英文。苏贞昌随后发表卸任感言表示,他要卸任,对未完成的事情有些遗憾,长期以来,他一直是冲冲冲,现在知道在转弯处,要慢一点,也进一步领悟到,有些事情,慢慢来比较快,有些事要实时,不能等待。
苏贞昌提到,他坚信,民进党要和国民党竞争,不是比烂,不是模仿国民党,而是要创造民进党的价值与信仰,民进党加油。苏贞昌表示,民进党主席是有任期,有开始就有结束,他要卸任,对未完成的事情有些遗憾,党主席来来去去,个人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党要继续走下去,走更好、走更远。
苏贞昌最后也不忘给新任党主席加油打气。他说,民进党主席很难做,刚卸任的主席最清楚,大家一定要给现任的多加油。新任蔡主席有好学识、好形象,得到大家很多祝福,她挑上这个很艰难的工作,大家一定要多给蔡主席支持、加油、祝福。此刻我就要离去,未来不管在哪,我都一本初衷和大家一起打拼。
□台海观察
蔡英文如何破解“两岸罩门”
以93.71%得票率再度当选民进党党主席的蔡英文,是党内各大派系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女,是外界最寄予厚望的2016“总统”热门人选,盱衡台湾内部政经发展情势,只剩新北市长朱立伦可以与她相抗衡。如何带领民进党真正脱胎换骨,摆脱在两岸关系上的政治罩门,翻转外界对民进党“逢中必反”的印象,是蔡英文无法回避的政治议题,也是她是否能够跨越执政“最后一里路”的艰难挑战。
以民进党目前的政治氛围,“立院”总召柯建铭所力主的“冻结台独党纲”诉求,要在今年7月的全代会过关并不容易,但能否成为全代会正式审查讨论的议案则具指标意义。蔡英文主导的全代会对此如何处理,将是大陆涉台系统观察蔡英文大陆政策是否愿意调整、评估未来民共交流程度与深度的重要判断基础。
当然,接下来的两岸服贸协议、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审查,民进党究竟采取何种对策与主张?是重在实质审查内容还是计较名称的政治定位问题?是技术杯葛掩饰反服贸的政治意图,还是有条件地支持服贸协议?这些都是蔡英文上任后必须直接面对的政治争议。她能否帮助民进党去除“逢中必反”的政治烙印,关键也在于此。
按规定,蔡英文接任党主席后将身兼“中国事务委员会”召集人,但她是否将两岸交流的事务主导权交由同是该“委员会”委员的谢长廷去处理,甚至用召集人授权的方式,由谢长廷或其所倚重的政治顾问许信良带领民进党智库“新境界基金会”有关人员,与大陆涉台智库进行多元对话的积极交流,这是考验蔡英文政治视野与气度格局的关键,更是蔡英文能否摆脱党内基本教义派牵制力量的重要起手式。如果能够按此操作,这绝对比谢长廷以“维新基金会”名义或林全以“小英基金会”代表“登陆”意义更加重大!
最后,蔡英文在竞选电视政见会所提到的“优质两岸关系与两岸交流”想法,究竟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执行?如何避免外界“空洞化”的质疑?是否愿意藉此转化为承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而“默示一中”的政治意涵,以解决对岸“一中原则”的要求?
民进党两岸政策改变与否,是民进党能否赢取人民信赖从而取得长期执政、稳定执政的关键所在。蔡英文要创造机遇,解开民、共对立政治僵局,让两岸关系发展从此正常化、民主化与透明化,这才是达成“优质两岸关系与两岸交流”最重要的政治铺垫,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的重要力量。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陈淞山(陈水扁办公室前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