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顶澳仔美食推荐 有麻辣烫和鸡肉卷!

厦门本地宝

阿姨麻辣烫

阿姨麻辣烫可谓顶澳仔学生街上最出名的一家麻辣烫。除了我们的摄影师同学,大概厦大学生没有没听说过它的。阿姨家生意相当好,营业时间从下午五点到凌晨两点,没个清闲空当儿,所以每当我们和叔叔搭话的时候,叔叔总是相当高冷:“我要到两点之后才有空和你们讲,你们去里面随便找一家问,他们都没人的!”

但叔叔还是耐心回答了我们很多问题啦。叔叔和阿姨都是漳州人,在学生街做麻辣烫生意十几年了,手艺是祖传的,酱料都是秘方。其实创办“阿姨麻辣烫”这一品牌的并非现在我们看到的叔叔和阿姨,是一个老阿姨,现今已经六十多岁了,退休了。?

阿姨还在楼上休息,叔叔一个人在摊上准备。于是我们偷偷的问了一个问题:“叔叔您爱阿姨吗?”?

叔叔相当大声地说:“废话,不爱她我干嘛娶她做老婆十几年!”

厦大鸡肉卷

厦大鸡肉卷,隐秘在学生街一个小角落里,但是声名远扬。也是两口子在做,漳州人,手艺是祖传的,酱料都是秘方。老板三十多岁,我们暂且叫他鸡肉卷大哥。鸡肉卷大哥平时轻易不笑,笑起来特别可爱。现在鸡肉卷大哥一家子都搬到了厦门。当晚老板娘不在,回家看孩子了,鸡肉卷大哥和母亲看店。我们问鸡肉卷大哥生意怎么样,大哥相当自豪:“他们都特地来找我这家店!”?

采访的最后我们决定不再问刚才被麻辣烫叔叔鄙视的那个“你爱你媳妇儿吗”的问题了。我们拿出一种“我们是央视来的”的气概,问了一句:“大哥你幸福吗?”

鸡肉卷大哥一笑,道:“幸福?有老婆孩子有家,还行吧。”

车轮饼

卖车轮饼的奶奶就是顶澳仔社区的居民。自从学生街搬到顶澳仔以来,许多顶澳仔居民就在自家楼下做起了小生意。下午生意清闲的时候,车轮饼奶奶就在楼下和邻居打牌。旁边修鞋的大爷一般不参与这项娱乐活动,大爷喜欢坐在躺椅上,笑看学生街红尘百态。

抛弃前两个受到鄙视的问题,我们问车轮饼奶奶生意怎么样。

车轮饼奶奶笑答:“算什么生意呀,做着玩,不赚钱的。”

杂货摊

杂货摊的奶奶相当敬业,中午就摆摊了,一直到晚上。我们提出能不能拍几张照片,奶奶说,没事,拍吧拍吧随便拍。后面墙上的宣传画都是附近的小孩子画的,奶奶摆摊之余,还帮人家看孩子。下午我们来拍小孩子画画的时候,奶奶说:“我这里你随便拍,小孩子不好乱拍的,要问人家大人同不同意。”后来大人同意了,奶奶又帮我们逗小孩子笑:“妞妞冲镜头笑一个,笑起来好漂亮的!”

小摊生意冷清,奶奶年纪大了,摆的是一种心情。

自助素食馆

自助素食馆的婆婆姓林,在学生街开素食馆四年了,十五元一位,经济实惠。林婆婆信佛,饭馆里间供着佛龛。招呼客人的时候,林婆婆亲自站在店门口,笑容慈祥,十分和善。客人进店吃饭,林婆婆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祝道:“好人一生平安。”

我们急着要走,婆婆还是笑着拉着我们的手:“下次再来吃,婆婆做的东西,很好吃的,吃得饱。”

助屋

助屋  助屋的生意和阿姨麻辣烫一样好。助屋阿姨的回答和麻辣烫叔叔是一样的:“你们要晚上两点之后再来,我们才有空跟你讲。”这家主要经营日式料理的小店,深卡其色的木制装饰,一只围围脖的招财猫,粗方格的桌布,透明的细颈花瓶,瓶上几根冬日雏菊,还有星星的毋忘我。?‘’

这条街上还有很多人,我们分外熟悉却又叫不出名字的人。夏日的大排档,赤膊小哥的闽南风味小炒,海蛎煎,菜稞饼,流动水果摊,还有一些有时出现、有时又消失了的小吃。几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一圈塑料凳子,头上吊一根不知出处的电线接来的电灯泡,和街上店里满满的,年轻的面孔。

在这条老式的学生街上,远远地有混杂一起的市井的声响,谈笑风生又或者争论得面红耳赤。在学生街里,饮下的可能是欢聚的畅快,也可能是离别的痛感;尝到的可能是幸福的甜蜜,也可能是落寞的挫败。来自四海八方的人,就这样,机缘巧合地,聚集在同一条街上,来到同一家店里,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而是夜过后,各走四方。

台球社,咖啡厅,外国人开的茶餐厅……入夜之后,顶澳仔完全转换了一种风格,揭下午后暖阳里文艺的外衣,它变得市井、又真实。大学像一座象牙塔,学生街就是这塔内与塔外社会的一个缓冲地带,我们在这里感受多元与混沌,经历挫折与放纵,收获失意与诗意。在这条街上的第一顿聚餐,和最后一顿散伙饭,我们年年岁岁走过,这条街繁华如旧,这条街青春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