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块皇帝御碑为什么藏在锦州北镇?其中有何玄机(图)

中华网旅游

到了辽宁一定要去北镇,北镇历史悠久,资源丰沛,底蕴雄厚,据《隋书.礼仪志》载:“隋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这是辽宁镇山首次被赋予完整意义上的方位。隋朝之后,经过数次调整,在这“四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西镇吴山”——衍化成东、南、西、北中五大镇山,地位一度与五岳相当。从此,“北镇”成了医巫闾山的同义词。直到今天,医巫闾山的东麓,还有着一座叫“北镇”的古城,是隶属于锦州。

出锦州古城东行,踏上大凌河东岸,扑面而来的是医巫闾山那闪耀的灵光。居高临下,傲视群峰,昔日里帝王祭拜山神的盛景早已成为淡淡的烟尘。北镇庙那寂寞的一抹,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久远的历史时空。

雨,一直下,哗啦啦下了一天,沿着青砖拾级而上,穿越高大的穹隆殿门,就到了供奉山神的殿堂。北镇庙有殿宇七重,建筑风格类似北京紫禁城,不同者只是将黄瓦换成了绿瓦。按照明清建筑规制,明黄色象征皇权,绿琉璃瓦略低一级,也是尊贵的颜色。北镇庙的绿瓦与红墙,向世人昭示着其显赫的背景。仅有清一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5位皇帝都曾来此庙祭山,特别是乾隆皇帝,曾四临北镇,还在庙侧修建了庞大的行宫。甸甸的历史——明清君臣锦衣大氅,旗幡招展,浩浩荡荡。焚香祭天……俯仰之间,已成陈迹,青烟袅袅的盛况不再。

不得不说说这块无字碑,光绪十八年(1892年),左宝贵请示朝廷,拨款重修北镇庙,命马晓昌监修。要求正殿七间,偏殿五间。结果,马晓昌把正殿修了五间,偏殿修了三间。并为自己做了一甬石碑,准备给自己立传,可还没等往石碑上刻字,就已东窗事发,立斩马晓昌于北镇庙前。这块还没有来得及刻字的石碑却安然的躺在那里,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