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读书班”逆袭舔屏时代 “读霸”一年借阅543册

半月谈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不少人成了玩手机的低头族,读屏时间远远多于读书时间。昔日书香浓郁的象牙塔也难逃时代洪流,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阅读状况的忧虑与关注。但最近,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布了一份该校2016年度大学生阅读报告,其中,有20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3班,人均年阅读量过百本,被称为“最牛读书班”。

图为读霸班在集体阅读。(资料图)

“读霸”一年借阅543册

一年借阅数百册图书,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最牛读书班”学生朱洁仪,以543册的年借阅量被同学们称为“读书达人”。

朱洁仪来自广东清远,偏爱文史哲和政治学书籍。“我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文化类书籍借阅最多,尤其是许纪霖、李泽厚等学者的著作,馆藏图书大部分都看了。”她说。

朱洁仪坦言,自己并不是每一本都细读,借书多数是粗读,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还有一些书是重复借阅的。“如果遇到特别好的书,我会看得很慢,一天只读几页,摘抄很多内容。”朱洁仪说,读书时还会写读书笔记,目前读书笔记已有几大本了。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武汉一些高校不乏朱洁仪这样的“读霸”,如武汉大学“借阅之星”王悦年借阅量达653册、华中农业大学的王彬俨197册、武昌理工学院“读书之星”李萍萍102册,但总体来看,爱读书的学生占比不是很大。

记者梳理相关阅读报告发现,近年来湖北不少高校生均借阅量一直不到两位数,且呈现下降趋势。武汉大学2015年生均借阅7.6册,华中师大2015年生均借阅7.5册、2016年生均借阅7.1册,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生均借阅约为5.5册。

谁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

现如今,电子阅读越来越便捷,功能越来越强大,“最牛读书班”为何仍然热衷纸质阅读?在朱洁仪看来,阅读纸质书籍能够让心神更宁静。“在手机、pad上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很多碎片化的信息杂乱无效甚至有害,会影响思维的深度,也会让人形成被动接受的惰性。纸质阅读会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认识更全面、深入、系统化。”

在一个人人手不离机、眼不离屏的年代,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和督促,年轻人是很难坐下来读书的。“最牛读书班”班主任邵彦涛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上功不可没。大一刚进校时,邵彦涛就要求班上学生每周读3本文史哲类书籍,并且要求做读书笔记。

“大学期间思维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深度阅读。”为引导班里学生多读书,邵彦涛曾给他们算过一笔账:一周读3本书,一个月能读12本,4年下来就是500多本书。“每读完一本书,就相当于在自己的知识之树上多挂了一个苹果,那么等大学毕业,你就真是硕果累累了!”此外,邵彦涛还认真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推荐书籍。

去年一名学生在读完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后,反过来推荐给他。“我读完之后,感觉的确写得不错。师生互相推荐好书、共享思想盛宴,这无疑是一种教学相长。”邵彦涛说。

营造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最牛读书班”学生高学超谈到,3班同学不仅经常在宿舍里交流读过的书籍,还在班级微信群、QQ群里分享读书心得,有一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班上国际政治专业的孙中一喜欢阅读马列原著,他说,这些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论证严密,令人叹服。

一些“95后”大学生内心迷茫,很大程度上源于大量课外时间没有利用好。“他们耽于娱乐,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难静下心来读书。”邵彦涛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使一些大学生养成了不独立思考、不深度研究的习惯,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

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张琪昌建言,高校应将“经典阅读”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阅读内容、增加阅读深度。他建议,高校设立每周一天的读书日,每周分享一本经典书籍。(半月谈记者俞俭 梁建强 实习记者王小占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