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台商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2% 实现良好开局

泉州晚报

2016年是台商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以来,台商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建设、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20.0%;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6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3亿元,“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打造产业发展集群

近年来,台商区按照“引一个项目,建一个基地,形成一个集群”的思路,积极打造“五大百亿集群”,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台商区不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积极落实省市稳增长政策,制定出台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创新转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去年,台商区在技术改造、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争取市级以上补助资金3014万元,累计兑现区级奖励资金1353万元。同时,设立区企业应急保障周转资金池,累计使用区级企业应急保障周转资金4.57亿元,帮助台商区48家企业解决转贷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加快高新区主园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装备制造研究所、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和区产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去年,台商区的东方机械、力达机电等4家企业的“数控一代”产品列入2016年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恒茂塑胶、利澳纸业等8家企业应用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实现自动化生产。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家,新增1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专利奖三等奖、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这是台商区建设经济强区的重要战略决策。近年来,台商区通过加快“三园五产”建设,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杏东片区、惠南片区、张坂片区三个产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以辉锐科技、立亚新材、中国中车、颐和医院、山东大型综合旅游、亿达等项目为龙头,加快发展新材料、绿色智能交通、健康医疗养生、文化旅游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台商区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跨越发展,建设区网商(虚拟)产业园和区电子商务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建成木雕艺术品、“小惠网”土特产、“彩游盟”自驾游、“智慧泉台”传统商铺、“大学生兼职”创业、“B2B票据”结算交易、“智慧物流”等一批特色新型网络平台,初步形成以搭建木雕O2O、跨境电商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建设反作用于物流、金融、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传统制造业的电商生态体系。

坚持项目驱动发展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台商区以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为主线,把项目建设当成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措施,全力推进。通过组织开展“百日大会战”和全区工作大检查,着力排查项目推进中征地拆迁、融资、供地等“瓶颈”问题,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协调,逐一攻关、逐项破解,让调度在一线进行,问题在一线解决。

据了解,去年台商区共实施重点项目188个,总投资20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5亿元,全年新开工项目51个以上,建成(部分建成)项目44个以上。区级重点项目预计投资150.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3%,其中在建项目投资137.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5%。立亚新材、普洛斯物流、百东大道、玉埕安置小区等66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完成年度计划的129.4%,立棋机械、辉锐新材料、锦胜包装纸、浮山村东岸路、南北主干道二期等66个项目建成(部分建成),完成年度计划的150%。

长期以来,台商区坚持“请名院、聘大师、借外脑”的规划理念,引进天津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设计总院等国内顶级的甲级院参与台商区规划、道路、桥梁等项目的设计、咨询和审查工作;邀请国内外一流大师为台商区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技术把关、审查,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抓好全区规划。已启动百崎湖东片区、秀涂片区、蓝色经济培育区等三个城市生活配套区建设;完成亚洲艺术公园建设,公园总投资约6.5亿元。

一切发展最终必须为民惠民。根据城市开发和居民出行需求,台商区分时序、成片区地完成建设区及乡镇密集居住区周边城市支路和区间道路的配建工作。目前,全区已开展107条市政道路桥梁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全长341.1公里,总投资约303.7亿元。开展12条市政渠道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全长29.6公里,总投资约8.43亿元。建成中压燃气管道60余公里,辐射东园、张坂、百崎三个乡镇及惠南工业园区,基本实现城区主干道燃气管网全面覆盖。

□记者 郭慧杰 陈桂生

通讯员 梁端端 文/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