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南:非遗“猪胰子”闯出致富路-滚动

河北新闻网


【资料图】

河北新闻网讯(郭艳芳 张悦)猪胰子,这一传统手工皂的代表,以猪胰腺为主料,融合油脂、纯碱、冰糖等成分精制而成。其独特去污力不仅能高效清洁,更能温和呵护双手,兼具预防冻伤、皲裂的功效,深受群众喜爱。

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长凝镇前苏各庄村,老手艺人李玉磊一家正忙着制作“李”字猪胰子。作为家族五代传承的非遗手艺,这块印着“李”字的肥皂不仅是百年古法的载体,更成了家里的“致富宝贝”。

滦南县长凝镇前苏各庄村的老手艺人李玉磊一家正忙着制作传统手工皂——猪胰子。张悦 摄

滦南县长凝镇前苏各庄村的老手艺人李玉磊正忙着制作传统手工皂——猪胰子。 张悦 摄

据了解,“李”字猪胰子已传至第五代,历经百余年。如今,前苏各庄村的猪胰子年产量达十余吨,带动生产户年均增收十万余元,产品还远销京津冀及东北等地,让这门老手艺真正“活”出了新价值。

滦南县长凝镇前苏各庄村老手艺人李玉磊手工制作的猪胰子成品。 张悦 摄

滦南县长凝镇前苏各庄村老手艺人李玉磊正在准备发货猪胰子成品。 张悦 摄

近年来,滦南县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通过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梯队培养机制、争取专项保护资金、推动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建设等举措,推动传统技艺焕发新生。猪胰子制作技艺作为非遗代表性项目,更通过生产性创新模式实现产业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