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评论员 牛可心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称,美团外卖骑手能屏蔽顾客了,此事引发热议。10月11日,一名美团骑手也证实确实收到了该消息。相关页面显示,骑手在订单结束后48小时内可评价用户,若遭遇辱骂、恐吓威胁等场景,可勾选“不再为该顾客送餐”选项。客服回应称,该功能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放,设置后365天内不会接到该用户订单,后续将逐步推广。
这一功能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认为“外卖员也有选择权”,是对骑手权益的合理保障;也有人认为“最多只能屏蔽两个,太少了”,难以应对复杂场景;另有观点指出,该功能作用有限,因为“最终会安排其他骑手接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外卖行业中的评价机制存在明显的单向性。顾客可对骑手进行评分、投诉甚至拉黑,骑手却缺乏对等的反馈渠道。这种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使得骑手在冲突中常处于被动地位。送餐延迟几分钟就遭差评、联系不上顾客反被投诉等事件屡见报端。尽管平台设有申诉机制,但骑手在面对不公时,仍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手段。此次美团试点骑手屏蔽功能,为骑手提供了有限的“反制”工具,是平台规则迈向公平的重要一步。
外卖服务本质是骑手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若一方始终拥有绝对的评价权,而另一方只能被动接受,不仅容易滋生滥用权力的现象,也可能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美团的此次尝试,将骑手置于更主动的位置。这种调整不仅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认可,也有助于推动用户更理性地使用评价权利,从而构建更健康的服务生态。
当然,这项试点能否真正奏效,还需要时间检验。一方面,目前骑手最多仅能屏蔽两名用户,且需平台审核证据,其覆盖范围和效率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该功能并未改变订单分配机制,被屏蔽用户的订单仍会由其他骑手承接,若用户行为不予改变,冲突风险依然存在。此外,如何确保骑手不滥用该功能、避免误伤合理投诉的用户,也需要平台建立更细致的审核与平衡机制。但无论如何,允许骑手说“不”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