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跻身世界遗产城市 全方位保障日渐完善

泉州晚报

7月25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福建第5项世界遗产。申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泉州对文化遗产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全方位保障。

2001年,泉州申遗工作启动。20年的申遗之路,从2016年起,按下“加速键”——《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申遗项目从“古泉州(刺桐)史迹”(含16处遗产点),更改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增加到22处,整个泉州古城纳入遗产缓冲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泉州申遗项目评估结果为“建议列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申遗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做客央视《开讲啦》节目时说,这座在西方传说中被称作“Zayton”(刺桐)的城市,代表了中华文明面向海洋的性格另一面,是“构成人类文明发展拼图的重要一块”。

从建章立制,到专业队伍建设、技术支撑、安全监管,全方位保障日渐完善——

推动文物保护立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成为泉州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也是全国第一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目前泉州已出台的6部实体法中,3部与文化遗产保护直接相关,《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在酝酿当中。在城镇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保护文化遗产,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严格管控。

推进文物数字化建设。建成市级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可移动文物监测系统,对所有国保单位远程实时监控;建设数字化日常巡查系统,全面推广智慧用电。

将文物安全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文物保护和安全工作“五纳入”,提高党政领导文物保护意识。2020年,省级(含)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电气线路套管和智慧用电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县、区)同步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电气线路套管和智慧用电建设纳入本级为民办实事项目。

全面推广文物保护修缮和“三防”工程。建立文物保护修缮和“三防”工程项目库,储备项目200多个,按轻重缓急有序推进。(记者蔡紫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