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魔术师”张燮林笑称“做饼干比打乒乓难”

中国新闻网
乒坛“魔术师”张燮林笑称“做饼干比打乒乓难”张燮林正在做饼干 李克祥 摄张燮林行走在灵峰牧谷农场里 李克祥 摄

中新网南京5月1日电 (记者 周建琳)“对我来说做饼干比打乒乓难多了,我还是喜欢打乒乓噢!”围着花色的头巾,系着粉色的围裙,国乒元老张燮林是一位和善的“爷爷”。但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数不清的中外名将败在他的直板削球长胶拍下。

1日,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在苏州举行。国乒元老张燮林随世乒冠军走进了灵峰牧谷农场。今年75岁的张燮林,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这一天里,他不仅当起了裁判,还兴致勃勃地做起了饼干。

张燮林是新中国第一批乒乓球世界冠军成员、是乒坛的“魔术师”。1972年,32岁的张燮林就任国家女队主教练。培养了邓亚萍、焦志敏、黄俊群等一大批世界冠军。1996年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

在灵峰牧谷农场内,这里的小小体育馆成了另一个世乒赛现场。当11岁的业余选手徐奕芸和前世界冠军李鹏决战时,张燮林当起了裁判。但这个裁判确实很不敬业,老是误判,只判徐奕芸赢球。看到小小的徐奕芸已经把球打得这么好,张燮林由衷地高兴。

自本届世乒赛开幕以来,张燮林一直关注着比赛进程。

“乒乓球运动发展了这么多年,整体水平可以用‘飞跃’来形容。”谈到这几天的观赛感想,张燮林感叹地说:“跟我们那时相比,现在的球速更快,回合也越来越多。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总体素质都大大提高了。”

对于国球精神的传承张燮林充满纯粹的激情。什么是“国球”?张燮林直言,是老百姓的喜爱,让乒乓球成为“国球”,这项运动是老少皆益。

根据最新统计,国际乒联现有222个会员,和国际排联并列成为世界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乒乓很热,但2017年世乒乓赛却又只有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一座城市申请。

对这一热一冷,张燮林未作评价。他强调,从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和在当地的发展来讲,主要还是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强。尤其是德国,张燮林称乒乓球运动已开始融入了德国人的生活。对于德国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张燮林给予肯定,称已很成熟了。(完)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