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出收获
本刊记者 林春婷
2020年鼠年春节,是个“特殊”的春节。
这个春节,我想,大概会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春节了。
难忘在“疫”,难忘在“怕”,难忘在“宅”……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春节的欢乐与祥和,打乱了人们的假期生活。面对疫情,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在家坚守阵地,不外出,不聚会,减少病毒传播扩散的人次,不给国家添乱。
十几天的春节假期,同样的“宅”,每个人都宅出了不同的“味”。
有的人抱怨不能出去玩,有的人称在家无聊,有的人想上班;当然也有人在家积极健康的宅,有的享受美食,有的加强运动,有的把握这难得的安静时光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而我宅出了收获。
宅家的时光让我收获家的欢喜和幸福。
1月18日,我母亲从长沙乘坐动车提前回家。因在姐姐家中帮忙带孩子,我和父亲已经将近半年没见到母亲。母亲回来,我们都很高兴。
有人说:“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因为宅,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已渐渐白发的父母。
尽管外面纷纷扰扰,但假期每天的午饭后,拿着竹凳陪父母坐在院子里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话家常,傍晚时分跟着父母到后山上采青菜、看山羊,这样的陪伴,好比冬日午后暖阳,令人欢喜而幸福。
因为宅,让我有足够的时间为父亲过60岁的生日。
今年春节的前一天,是父亲的生日。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姐姐一家没回泉州,没法一起给父亲过生日。早在几天前,我便帮父亲买好新年的衣服作为生日礼物,想给父亲一个惊喜。
那天晚上,我和母亲一起准备了一桌饭菜,虽然因为疫情没有买蛋糕,但简单的过生日,过出了家的喜乐。令人意外的是,收到我买的衣服还有生日红包,高兴喝了点小酒的父亲,竟然小声的和我说:“女儿,谢谢你。”这是向来不懂表达的父亲第一次这么对我说,看着头上多了好多白头发的父亲,被感动的我一阵心酸涌上心头,那一刻多么希望时光可以慢些走,好让温暖持续依旧。
宅家的时光让我收获了更多认知。
春节宅家的每个早上,我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看当天疫情的最新消息,期盼着能看到好消息,看到疫情好转的新闻,期待治疗的药物能够研制出来。
希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全国确诊人数:391例、440例、571例、830例……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持续增加,还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同行者在被急寻、隔离……
我内心开始有点担忧,并把这些情况第一时间告诉爸妈,让他们一定要多注意,勤洗手,不要出门。在此后数天里,每天一大早,我便起来,一边打开手机放之前还没看完的书,一边用醋和消毒水把家里楼上楼下干干净净打扫了一遍。
在闲暇的时光里,不断接收“轰炸式”疫情及相关消息、言论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疫情?这样的疫情对我们国家意味着什么?将来又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体系和变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是啊,这次疫情,不仅考验着每个人的免疫力,也在考验一个社会的“免疫力”。
我们应该自我反思,反思如何提高自身认知,提高自身“免疫力”,反思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变革升级,提高社会的“免疫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经历一次困难,就会成长一次,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国家更是如此。
立春已过,春天来了,一则又一则确诊患者治愈的好消息接踵而至。相信在举国上下迎难而上,共同抗“疫”下,很快,便能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