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泉州“五南文化”

泉州企业家杂志[责任编辑:]

走近泉州“五南文化”

泉州“五南文化”,是“南音”“南戏”“南拳”“南建筑”“南派工艺”的合称,是泉州文化的重要名片。这些灿烂的文化从古代一脉传承,历久弥新,如今依然是闽南老百姓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我们走访泉州,也少不了去体会这里的独特人文,看看精巧的工艺,听听精彩的南戏,满足了好奇之余,也在一点一点地明白,当地人有着一片怎样的精神土壤。

走近泉州“五南文化”

南音

在五店市的小馆中,就能听到泉州地道的南音。屋子里坐着许多当地的听众,也不乏远道而来的采风者。小舞台上打着柔和的黄光,设有五把太师椅,手持传统乐器的艺人师傅们坐在两侧,演唱者坐在中央,一起演绎南音。

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形成在宋,是全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坐在台下听来,能感受到南音是一种悠闲的“雅乐”,婉转悠扬,轻柔动听,无怪它在清朝时被乾隆皇帝赐为“御前清曲”,盛极一时。

千年过去,南音不仅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还扩散到各地的闽南语系地区,为海外的闽南华侨所喜爱。

走近泉州“五南文化”

南戏

泉州人听南音,也看南戏。闽南人对舞台上的锣鼓胡琴、穿梭往来的生旦净末,总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其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历史。

我们所见到的几出木偶戏,恰好诙谐幽默,不论是《钟馗醉酒》还是《青春梦》,滑稽的木偶形象配上有趣的唱词和动作,让人忍俊不禁。通过提线的操作,木偶能做出种种精细的动作,甚至能让《青春梦》中的老媪一下子返老还童。戏外还能看到,台上的表演者全是年轻人,可见南戏在传承上也做得十分成功。

泉州有“戏窝子”的美誉,除了所见的提线木偶戏之外,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知名剧种,在泉州也广为流传。

南拳

据说泉州流传着“拳头、烧酒、曲”的俗语,指的就是泉州的南少林拳术、喝酒和南音。所以来到泉州,不可不看看南少林。

泉州少林寺肇建于唐,系我国南禅宗名刹。相传为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智空大师入闽所建,是名城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泉州“南拳”武术,由南少林五祖拳、五梅花拳等 20 余个拳种构成。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南拳技术套路繁多,有着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攻击勇猛的特点,常伴以声助威。据说每周六的上午,会有武僧的功夫表演。可惜的是,我们此行未能看到少林武僧的精彩表演,难免有些遗憾。

走近泉州“五南文化”

南建筑

走在泉州的街头,你会发现一栋栋的红色建筑,这种颜色被称作“泉州红”或是“闽南红”,如果到五店市街区或是泉州西街,则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建筑。

正所谓“红砖白石燕尾脊”,闽南的建筑特点是非常明显的。红砖白石,是闽南建筑中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和红砖交垒叠砌。屋檐上的燕尾脊,在传统建筑中则是主人曾经中举的象征,但在泉州被广泛使用。当地居民说,燕尾脊就像燕子归巢时的形态,寄予父母盼儿归的亲情。

此外,可以看到泉州的建筑有许多细节之处极尽雕琢之能事,正是“南建筑”与“南派工艺”的结合。

南派工艺

泉州是名扬四海的“雕艺之乡”,在这里,陶瓷、木雕、石雕等民间工艺精品琳琅满目。

南派工艺也被列为泉州“五南”之一。

南派工艺在泉州随处可见,其中见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雕刻了。在寺庙、宗祠的屋檐下,或是盘虬卧龙的石柱上,都就能看到南派雕工的精巧之处。开元寺的东西塔、清源山的老君岩、惠安石雕等,更是南派工艺的杰出代表。细细观看石头上的浮雕,你不禁会惊叹,这样复杂的作品,要花掉匠人多少的心力才能完成。

泉州精湛的雕刻艺术代代相传,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自古就是泉州的重要标志。如今,还随着海上丝路远销世界,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本文资料和图片由泉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提供)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