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微歧视” 服务“传家宝”

今日泉州网

破解“微歧视”  服务“传家宝”

泉州企业家杂志社 文/吴沿

不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地区,一切的竞争力都离不开创新,持续的魅力来自于持续的创新。对一个地区而言,只依靠上级政策,恐怕很难给一个地区带来别样的吸引力,放之四海皆准的上级政策,其含金量多只徘徊于“平均线”上。要想成为发展的高地、投资的洼地、企业成长的福地,离不开有的放矢、个性化的政策。

近日,网络热传天津市长张国清的一句话“我们说了算的行政收费,一律全免”,仔细考究才发现,这句话的含金量竟高达623亿元——2017-2019年三年间,天津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1057亿元(不含营改增的减税,不含今年增值税减税和下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这其中400多亿元是全国统一的,有623亿元是天津的“自选动作”。最近,到厦门赴任仅数月的胡昌升书记召开了厦门首个“三高”企业发展大会,意在“精准滴灌”,加快“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跃升发展,一时吸引无数眼球,引来不少关注。

不论是天津,还是厦门,吸引眼球的往往不是上级的“命题作文”,而是那些接地气、开新风的“自选动作”,新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泉州以民行天下,无论风云如何变化,民营经济始终是泉州的“传家宝”。更到位地服务民营企业,就是在更用心地守护泉州的“传家宝”。由于工作的关系,最近笔者近距离接触到了民办教育和民营医院的投资人,发现他们正在被“新二元结构”带来的“微歧视”深深困扰。

同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民办学校老师只能参加企业医社保,这就意味着,同样资历的民办、公办老师退休后,二者的退休金的差距竟有倍数之差。泉州民办教育已有近20年的办学历程,这种差别正真真切切地动摇着民办老师队伍的稳定性。无独有偶,同为白衣天使,就因为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人才难留,再规范的民营医院,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一线医生、护士弃我而去,沦为公办医院的人才实践基地……

放眼望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服务业的比重也越高,而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实力的基本上就是金融、医疗、教育、文化这几个行业。如果只因为其主体性质为民营,医疗、教育人才就得受到这样的“歧视”,发展尚有不足、投入尚有不足的泉州社会事业如何能够尽快补齐“短腿”,又如何能够赶上先进地区呢?

在市场饱和的当下,更多的机会只会被了解发展规律、又善于与时俱进创新的人们所发现。近日笔者欣喜地听到,泉州某银行也在大胆创新,努力打破金融服务的“微歧视”。

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这对“制造大市”泉州而言尤为明显。然而这样庞大的生力军,在享受金融服务方面,却难免有些尴尬和无奈:在务工城市,他们属于外来人员,由于非户籍人口且流动性大,许多金融机构都将之拒之门外;在原生城市,由于长期在外,本地金融机构碍于各种因素往往也不敢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来自各个地方的来泉务工人员、“新泉州人”在购房、装修、孩子入学等个人消费需求和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日益强烈。为满足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工人、退伍军人以及大学生等群体普惠金融服务需求,某银行大胆创新,从普惠金融的可得性、获得性、便利性等多方面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打破“新二元结构”导致的金融服务盲区,让这些“新泉州人”也能同享平等的金融服务。金融企业也从中找到商机。

世界各国的公共服务的提供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覆盖城市的常住人口,并且向低收入者倾斜,目的是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人们的实际福利差距,同时提高社会流动性。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原则是要保证每一个公民在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会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而受到歧视,这关系到这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文明的现代国家。从关注民生、服务企业的视角,破解现行部分政策相对滞后所造成的一些“微歧视”,实实在在地为创造财富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相信对泉州的发展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