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构建台湾人才高地 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泉州企业家杂志

泉州台商投资区:构建台湾人才高地 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本刊记者谢玉燕 特约记者郭慧杰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立足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功能定位,通过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步并举,实现团队式引进医疗专家、企业管理顾问团、农业技术交流和技能大师等台湾人才队伍,集聚台湾人才241名,扎实推进对台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泉州台商投资区:构建台湾人才高地 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广开渠道聚英才

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关键在人才。泉州台商投资区作为泉州市唯一的“国字号”台商投资区,承担着泉州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比任何时候更渴望人才、需要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吸引诸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台商区落户,留下?近年来,台商区坚持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突破口,围绕台商区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创新引进模式引才引智。

首先,台商区发挥台资项目的聚才效应,抓住力达机电、钜闽机械和天一机械等项目建设投产的重要节点,组织我区机械装备及电子行业企业家赴台招才,捆绑式引进台湾装备制造业人才32名。借助洛阳桥海丝申遗项目,开展洛阳古街“三留一活”振兴行动,引进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人才团队8人。

同时,台商区还通过举办泉台人才项目交流对接大会、两岸医学检验人才交流论坛、两岸青年人才就业创业论坛和两岸雕艺人才技能大赛等活动,累计邀请两岸人才900余人出席活动,引进台湾人才30余名,累计评比出国家级、省级大奖62人次。组织区农业科技园区、德润医疗产业园和华光文博园等单位,集中开展“人才招聘台湾行”活动,以短期聘用、技术外包和企业顾问等方式,柔性引进台湾专才。

不仅如此,台商区还发挥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两岸金桥等知名人力资源机构的优势,共享惠台政策、人才供需等信息,为两岸人才交流、产学研合作及学生实习就业牵线搭桥。推动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凯力美医疗器械和颐和医院与台湾104人力银行、1111人力银行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借助台湾人力银行定期发布人才需求。

搭建平台促发展

如果说拓宽渠道,是台商区加快人才聚集的“妙招”。那么,搭建平台,则是台商区开展人才工作的又一“诀窍”。

早在几年前,台商区就致力打造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建立派顿(中国)有限公司、力达(中国)机电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文松彩印有限公司等5个市级大学生见习基地,鼓励区内企业优先聘用台籍学生,经认定为区级“台湾人才”的给予接收企业3-5万元不等的聘用奖励,给予台籍学生为期36个月1000-3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推动台籍学生来区就业实现常态化。设立大众创业发展基金,两度出资500万元分别与泉州银行、农商行和信用社建立“基金”金融业务合作,银行按1:20的比例配套大众创业贷款风险资金1亿元,为台湾青年人才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金融服务。

同时,台商区还致力打造台湾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充分发挥泉州市农科所和区农业科技园区内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的科研力量,培育了“香药产业化研究开发”、“无抗生素肉鸽健康养殖系统技术移转”等两岸专家合作项目,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企业获评国家级龙头企业,园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定期邀请台湾农业专家来园区举办辅导讲座,力争把市级人才工作直接联系点建成两岸农业技术交流的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共集聚台湾农业科技人才13人。

此外,台商区还致力打造台湾医疗产业人才高地。依托德润医疗产业园,成功引进了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凯力美医疗器材和泉州颐和医院等台资企业,以企业为主体捆绑式引进台湾人才台湾医疗人才38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6人。支持园区企业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对新认定的市级以上平台给予3-50万元不等的建站补助资金,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泉州市专家工作站。

创优环境重归属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台商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使“候鸟式”人才迅速转变为“栖鸟式”人才,让来到台商区的人才真正拥有归属感,产生别样的“亲情”。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台商区集中力量建设台湾人才公寓、颐和医院、湖东学园、葳格国际学校和海丝艺术公园等,探索建设人才村、科研园和人才疗养院,不断改善人才生活条件,提升新区“颜值”。设立海丝阅读空间、海峡两岸青年三创基地和德润产业园等7个“人才之家”,开展“梦想起航”台湾青年文化沙龙、台湾人才就业创业座谈会等活动20余场,丰富台湾人才的业余生活。

不仅如此,去年5月,台商区还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台商台胞服务中心和台湾人才服务专窗,选派台湾人才服务专员,建立起“需求收集、专人指导、办结反馈”的服务机制,为台湾人才开通行政审批直通车,打通台湾人才服务最后100米。“政府重视人才,是人才‘发光发热’的动力,这几年在海东得到了一些帮助,这对我们这样的高新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在台商区成长、发展起来的高品检测实验室的何国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服务窗口共受理台湾人才申报人才奖励项目94人次,政策咨询38人次。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台商区成立大陆首个台资企业工会联合会,在全国首创选举出台湾人才担任台资企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并兼任区总工会副主席,吸纳台湾人才近100人入会,不断增进台湾人才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除此之外,台商区启动对台交流“五百工程”,开展教育、文化、医疗、科技、农业五大领域对台人才交流活动,给予参访交流的台湾人才往返交通和食宿补助。经认定为区级“台湾人才”的,给予逐年返还个人所得税的区级地方留成部分的60%、提供一次财政补贴的免费健康体检、子女可优先就读区内优质公办学校和允许申购一套住房等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台湾人才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新区·人才港湾”专项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台湾人才价值实现的社会氛围。

不难看出,在引进台湾人才上,台商区走出了一条特有的新路子。这正是台商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的号召,在引才育人、激发活力和打造台湾人才工作品牌上先行先试、持续发力,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