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新张力——武夷山市探索经济新常态观察

泉州企业家杂志

武夷新张力——武夷山市探索经济新常态观察

改造后的大安村中央苏区红军街。陈玉玲/摄

  远古时期彭祖开山治水的传说早已无处考证,然而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武夷山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孔孟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家。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朱熹从14岁起,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多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在朱熹影响下,历代理学家在武夷群峰之麓、九曲溪畔,建书院、设学堂,使武夷山成为道南理窟和儒教名山。

  武夷山儒、道、佛三教同山。儒家学者在此倡道讲学,理学思想就地萌芽发展;此地是道家“洞天仙府”,名列道教第十六洞天“升真元化洞天”,宋代名道白玉蟾曾任武夷山止止庵住持;此地是“佛国僧乡”,是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高僧大德层出不穷。

  近代的武夷山是老革命根据地、原中央苏区县。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省委先后在红色首府大安、红色都城坑口诞生,直接隶属中共中央管辖。武夷山还是闽赣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始发地,四渡桥阻击战,是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闽浙赣苏维埃主席、红十军团司令员、政委方志敏、闽浙赣省委书记、新四军创始人之一黄道、红军挺进师长粟裕将军以及曾镜冰、彭雪枫、肖劲光、苏振华、黄立贵先后在这块红土地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皖南事变被俘将士在武夷山举行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

  梳理完武夷山的历史与文化,不得不提到武夷岩茶。

  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以“香、清、甘、活”而著称,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十七世纪即远销欧洲,也因此成就了“万里茶道”的国际贸易传奇。200多年前的“万里茶道”以武夷山为起点,横贯亚欧大陆,总长约1.3万公里,是与汉唐“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宋元“海上丝绸之路”齐名的一条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换国际大通道。

 

传承之美

  武夷之美,美在以“活体”传承。

  每个去过武夷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武夷山的美,不是被束之高阁的艺术品,也不是隔着玻璃罩摆在博物馆里的收藏品,只可远观而不可靠近;而是你可以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的“活物”。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世代代的政府和人民,如同进行一场永无终点的接力赛一般,传承着武夷山的所有辉煌与美好。

  当地人告诉记者,武夷山在抗战初期的人口为27万人,而到抗战结束时,人口只剩下9万,武夷山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两年,武夷山的大安村,逐渐为世人揭开那个红色年代的神秘面纱。

  大安村位于武夷山市的西北部,福建最高峰——黄冈山南麓。抗战时期,中央苏区选择在此设闽北分区委,使大安成为辖闽、浙、赣部分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2013年,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对大安村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有分散场馆进行修缮、保护、整合,集中展示,并建设或提升闽北红色首府陈列馆、闽北苏维埃大礼堂等,打造出长约2000米,平均宽约6米的“中央苏区红军街”。

  为增加游客互动项目,大安村排演《四渡桥阻击战》剧目,让游客打印闽北苏区货币、通行证,扮演儿童团员、农会干部,向闽北苏区纪念碑敬献花圈、花篮等等,由此丰富参观内容,增强娱乐性和趣味性,让各地的党员干部到武夷山寓教于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漫步红军街,到处都是典型闽北风格的建筑,雪白的外墙配上红色的标语,醒目鲜活;进入大礼堂,正在排练“红色剧目”的农民们在舞蹈老师的节拍声中英姿飒爽,让人仿佛瞬间又回到了那个激情涌动的红色年代。

  2010年12月,五夫镇被评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它的获评,实至名归。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称的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南宋理学宗师朱熹自14岁起在五夫从学、著述、办学、生活近50年。一代词圣柳永生于斯,长于斯。

  武夷山市对于五夫镇朱子文化的保护不余余力,在省委常委、宣传部李书磊部长多次莅临指导下,武夷山对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弘扬朱子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为保证还原古镇原貌,武夷山市根据南宋风格,推进兴贤古街立面修复、路面改造、排污管道治理、三线下地等。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