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域范围内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 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

安徽日报

助人助在急难处,帮人帮到点子上。帮扶困难群体最有效最持久的方式,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让他们有尊严地自己挣钱。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全省暖民心十大行动的第一项,提出要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省域范围内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

安徽

就业大军中,困难群体不是主力军,却是就业底盘里最短的那块木板。补上短板,才能真正稳住就业底盘。由于疫情叠加多种因素的冲击,要实现困难群体充分就业,难度肯定不小。难,必须迎难而上,只要脑筋动得多,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年脱贫攻坚战那么硬的“骨头”都啃下来了,留下了一系列经验,比如定期联系制度、建立帮扶档案、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一对一援助等。这些经验都可在困难群体就业中复制应用,使有就业需求的都能得到就业服务,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政策,促进更多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挖潜力。延用老办法、老眼光,工作难有起色,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目前,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可以预料到会有更多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三公里”就业圈,就业形式灵活多样。比如有的宝妈因为照顾幼童无法出去工作,就在小区内建团购群,做得风生水起;有的人依托互联网打零工或自我雇佣,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用工单位的联结,但也是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就业促进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各地开发出更多灵活就业、新形态就业岗位,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就业需求。深挖潜力,就业的“蓄水池”里就始终有水。

增技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论是什么工作岗位,都有技能提升的空间。家政、零售、住宿餐饮等门槛较低的行业,同样有职业上升的巨大空间。困难群体中有就业意愿的人很愿意学习一技之长,只是苦于无门无路,通过精准培训帮助他们增技能,就会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从“有活干”到“干得好”的跨越。《就业促进行动方案》提出了具体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培训有补贴,就业有托底,政策利好暖意融融。相关责任单位应聚焦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深耕技能培训这个关键环节,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掌握就业本领。

暖到位。暖民心行动,要帮在关键处,帮到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让劳动者和爱心企业享受更多暖心服务。帮扶一人就业,等于帮扶一个家庭。困难群体难就业,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难处,而且心理上也会更加敏感。社区工作人员应多换位思考,从困难群体的角度出发,体谅他们,理解他们,用真诚的态度帮助他们,切不可冷冰冰,切不可居高临下。为困难群体找工作,不是施舍,而是党委和政府极其关心的一项民生工作,是省委造福人民群众、兑现庄严承诺的具体行动。带着真心,带着暖意,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