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区农民收入粮食安全提产能 增长年均保持8%以上

浙江日报

近日,杭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全市第一批共富村、共富带、共富联合体名单。钱塘区河庄街道新围村、江东村,新湾街道共裕村获评共富村,新湾共富带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的统一,河庄田城汇共富联合体农民收入增长年均保持8%以上。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近年来,钱塘区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着力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让农民在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2021年,钱塘创建12个“千亩粮仓”,上交国家订购粮约3.5万吨,粮食生产稳定度和农业增加值率均位列杭州第一,成功创建11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

一个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田园新城,正在钱塘江畔迸发出新的活力。

粮食安全提产能

田野里绽放“新”力量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作为浙江的重要粮仓,钱塘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探索具有钱塘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夯实根基。

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拆迁、工程建设等原因,一些地方会出现部分闲置地块,久而久之成了抛荒地。而钱塘近年来通过整治抛荒撂荒,将曾经的大片荒地变成了粮田。2021年,钱塘区完成1.9万亩抛荒地整治,小麦、早稻、晚稻规模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166%、14%和47%。“我们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健全耕地保护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钱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千亩粮仓”打造为抓手,钱塘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钱塘打造的12个“千亩粮仓”,特色各有侧重:义蓬街道小泗埠村示范区,尘土飞扬的荒地变身1500亩的油菜麦田,实现粮食的规模化种植;下沙街道万青生态示范区,是钱塘开展数字农业的前沿,“数字大棚”里集成虫情监测、空气湿度实时分析等功能……从农田规模、科技应用等多个维度,钱塘将“千亩粮仓”打造成现代农业标杆。

抓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激发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带领村民奔跑在致富路上。在萧东村,1999年出生的马鑫女,接手父亲创办的农业公司,打造2075.6亩种植基地,带动20多个农户实现增收。眼下,她正将自家的承包地与家乡围垦文化、知青文化等特色文化相结合,探索休闲农业新路径。为了打造农业生产专业队伍,钱塘区还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创建钱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引进学者和专家培育钱塘“三农”人才,培育21名农创客和4800名农村实用人才。

更多的创新举措在路上:发展规模农业,从农田规模、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等多个维度,启动万亩粮仓示范区建设;推进科技强农,启动临江1500亩种子种苗基地建设,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联合打造“种业硅谷”;实现机械强农,启动乔司农场数字农业园、“稻香小镇”等特色农业园区建设;试点推广稻渔共生模式,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湿地建设,让绿色生态成为钱塘的鲜明底色。

美丽乡村绘新卷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走进钱塘区江东村,连片嫩绿的农田、波光粼粼的河道、规整有序的屋舍映入眼帘,田园乡村风貌和都市面貌交相辉映,优美生态和宜居环境吸引人,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如今,江东村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入住,像闲梦江东农业综合体,已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江东村积极盘活和流转闲置农居房,打造“红星居”工程出租农房,每年可为村民创收900余万元。

今年年初,钱塘区迎来美丽乡村大比武决赛,22个钱塘村书记上台打擂,展示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亮点,江东村荣膺美丽乡村建成组第一名。“我们直面农村人居环境中的难点、痛点、薄弱点,通过环境整治、拆违建、微改造、精提升等活动和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等评比,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产业、治理各方面内外兼修,实现全方位提档升级。”钱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让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尝试成为可能。在河庄街道6个村,经过全域整治提升后,组团建立“河庄·田城汇”乡村振兴共富党建联盟,实现组织联建共建、资源联用共享、治理联动共抓、环境联治共美、产业联育共兴,打造一个共同富裕联合体。如今,根据“一村一特色”理念,联合体正在打造一条农旅精品线,集聚围中村“五米田园”、江东村七彩油菜花田、新围村兰花基地、新江村草莓小镇、新创村果蔬采摘、文伟村“爱心菜园”等特色内容。

形成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于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不久前召开的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杭州要以超常规举措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区县协作、联乡结村、镇街结对、村社结对、干群结对“五大机制”,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大步迈进,这也为钱塘如何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钱塘还在积极探索多村联合、跨村开发的新模式,推进共同富裕。一直以来,偏僻村难以招引项目,发达村优势明显,双方拿出部分集体土地,连片打造富民增收项目,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部村经营性收入都达到100万元以上,真正起到带动低收入村致富的目的。

改革创新有力度

形成群众有感标志性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浙江推进共同富裕,重点聚焦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七个先行示范。对准跑道,钱塘推出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农房租改革+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集体经营、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等组合拳,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性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拿农房租改革+乡村建设来说,不仅破解了“职住平衡”问题,还让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更加彰显。以制造业立区的钱塘,有30万以上的产业工人,闲置农房超8万间。为此,钱塘区推出“共同富裕农房租”系统建设,通过中介市场的运作以及政府的有序监管,让农租房按照旅馆式要求进行规范,让出租像商品房一样便捷,实现农民增收、职工降本、企业提效。除了农房租改革,钱塘同步启动第二轮美丽乡村大比武活动,持续推动乡村环境更加优化。

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盘活农村资产,开发乡村多元价值。近日,钱塘还发布实施了强村富民“双十条”实施意见,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比如,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钱塘对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00万元以下的村,推出“1名区领导+1个部门+1名区管干部+1批重点企业+1个经济强村社+1个结对村”的6个1结对帮扶模式;加快乡村数字化改革,钱塘将打造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等未来“十场景”;加强人才和项目引进,钱塘支持条件成熟的村,设立强村公司、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发展集体经济。

奋斗只有新起点,没有终止线。瞄准农业产业结构需优化、农业用地保障需破解、集体经济造血需提升等发展上的挑战,钱塘区将着眼百姓急难愁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积极探索共富机制性制度性的创新模式。“到2025年前,我们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数智治理、优质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建成田园与城市交相辉映的图景。”钱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钱塘乡村振兴成绩单

现代农业上,创建12个“千亩粮仓”、11家农业产业示范园、7家研学基地、5个绿色农产品基地、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95.6%。

农业人才上,创建钱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培育市级乡村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技能大师7名、农创客21名、农村实用人才4800名。

乡村建设上,建成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1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31个、市级精品村7个、区级示范村14个。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0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过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