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谈泉州:经典是淡化经典意识之后沉淀而成的(图)

泉州晚报

莫言:经典是淡化经典意识之后沉淀而成的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

我到很多地方,都会被问到相同的问题: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在泉州也不例外。

这是我第一次到泉州来,但对泉州却早有耳闻。我知道这里是多元宗教文化繁盛的包容开放之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是李贽的故乡。丝路文化、海洋文化让这座历史名城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也为泉州作家提供了独特的创作和创新的养料与灵感。

这次在泉州,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过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构成泉州文化特色最重要的东西,它们一直触动着我的灵感。

在泉州,我感受到一种大文化的气象。这块土地基于海洋文化的自由、包容的胸怀,让更多元的文化在此落地生根,并与本地文化碰撞融合,实现意想不到的创造、革新和发展。

泉州作家我认识不少,刘再复、潘耀明、已故的蔡其矫、陈剑雨。我很敬仰的明代思想家李贽也是泉州人。我觉得他们身上地域性的特点尤其鲜明。

我所十分敬仰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他一生旗帜鲜明反对封建传统,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可以想见,泉州固有的自由包容的海洋文化这样的地理因素,对他的思想形成必然的影响。著名诗人蔡其矫,他的《少女万岁》我还有印象,到了泉州以后,我对他浪漫不羁的创作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

泉州作家还有另外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家乡有强烈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像我的老朋友潘耀明在香港长大,但言谈中最常谈到的还是他的家乡泉州,他也一直在香港和泉州的文化、文学交流之间积极做着推动工作。刘再复和我通电话听说我在泉州,一直要我多走走看看,他说保证我能收获惊喜。

此行我了解到,泉籍华侨华人散布在世界各地,古代泉州人漂洋过海,闽南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华侨们将泉州本土的民间信仰带到当地,包括一些民俗文化,敬畏祖宗、眷念亲情、怀旧恋根、爱家思乡等传统也在当地社会得以传承。我想,这便是如今我看到的海内外泉州人充沛的文化自觉和饱满的文化自信的源头。

泉州作家拥有先天的地域优势。这片奇妙的土地赋予他们取之不尽的独特的创作题材。比如“下南洋”,这应该是中国海外迁徙史上荡气回肠的一个篇章,泉州人是主角。我相信,这是一个能出大作品、能出经典的好题材。

泉州作家还拥有先天的语言优势。闽南语系非常独特且影响范围广泛,我了解到海内外讲闽南语的人员众多。全球各地都有闽南语方言的人,这让闽南语方言的写作浑然天成地既具备了本土传承的深度、又具备了面对世界的气度。泉州作家应该好好挖掘它、丰富它、利用它。

优秀的作家,在把故乡文化、故乡方言的闸门打开的同时,还必须把它从死水变成流动的河流,必须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任何新鲜东西都要努力地去接受,天南海北发生的事都要过滤接受,融合产生出新的、被广泛认同的东西来。我想亚洲文化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共存、互相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诺贝尔奖千呼万唤、千等万等不来,但真正来了,也不是件多了不得的事情。其实国内不少学者都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都具备了“诺奖”水平。将来我国在各个领域继续获得诺奖或其他国际上的大奖,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科学、文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硕果累累的时期。

当然,作家、读者对经典不要有太多的期望,每个时代,能产生几部经典就了不得了。这是作家、读者都必须正确看待的问题。经典不是刻意营造的,更不是鼓吹出来的,它们都是作家孤独心灵的产物。经典恰恰是淡化了经典意识之后沉淀而成的。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