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周末假期,漫步骑行于山中绿道,聆听鸟鸣虫唱,感受沿线丰富的海丝遗风,让红砖绿树、蓝天碧海环绕在身旁,将泉州古城、新区城市景观尽收眼底……此番美景将如何打造?昨日,《山线绿道工程精品示范段》规划方案评审会召开,多位专家参与评审,征求修改意见。
山线绿道规划图
解读1
规划目标是什么?
本次规划的目标,即依托泉州市“山、文、城、海”自然生态格局,串联城乡自然、人文景观,构筑多元文化融合、山水相连,低碳节能的多类型、多功能、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通过规划建设,把泉州山水慢线打造成一条连通山海的空中自行车道,使其成为集合景观、旅游、文化、健康、服务和欢乐等于一体的泉州精品绿道典范。
这条山线绿道,沿线文化积淀深厚,有闽台缘博物馆、锦绣庄、老君岩、少林寺、圣墓等著名景点,既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存,又有浓郁的闽南文化特色,将串联泉州城市山海生态廊道与山体公园。其中骑行车道全长约4016米,步行道全长约4045米,两道之间以绿化隔离,确保安全。
解读2
绿道线路怎么设计?
这条山线绿道示范段从大坪路开始,最终与森林公园三期步道相连。途中设置1个驿站(即成功驿站),2个小游园(包括知还园和桃源谷),还有“吹衣亭”、“出岫”、“遐观”、“载欣”、“载奔”等5个服务点和8个休息点,总用地面积约230亩。
这些站点在设计上以闽南建筑风格为主,材料选择闽南红砖,搭配钢材、玻璃等,提取泉州特色元素加入坐凳、桌椅等配套设施中,使传统和现代两种元素碰撞出特别的火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站点取名自陶渊明的作品。
市民可步行,也可骑行。先从成功驿站进入,这里的螺旋梯或电梯将和自行车道、步行道连接,行人和自行车并行通过一座新建高架桥,跨过现在的大坪路开始前行,到达“吹衣亭”服务点;继续前行来到“知还园”和“桃源谷”2个小游园,2个小游园都设置进出口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可以与现有交通网络衔接。短暂游玩后,从桃源谷出发,经过“出岫”、“遐观”、“载欣”等3个服务点。最后,绿道沿着现有的龙眼林抵达森林公园,即最后一个服务点“载奔”所在地。
解读3
赏玩点都有哪些?
★成功驿站
除了具备休憩功能外,成功驿站也有文娱功能,并配套其他服务设施,有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点和公交站点,消除市民对交通不便的顾虑。自行车租赁点和各个售卖点,共同形成商业服务配套。安全保障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一应俱全。
★知还园
知还园主要是游玩休憩场地,这里特别增加停车、换乘等功能,方便绿道与周边环境对接。入口广场在知还园西侧,可以起到游客集散功能。进入园中,西侧林荫下有椅子和配套服务用房,再往西走就是一片榕树林。从保护古树、不破坏地形的角度出发,现有方案规划设计一个高架式木平台,让行人在榕树下穿行。
★桃源谷
桃源谷被定位为绿道小游园,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在设计时特别注意保护植被,保留现有的3个水塘,并选择在视野好的位置设计一个观景平台。漫步或骑行至此,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在水塘边的茶室品茗休憩,观赏林间水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服务点
根据现有方案,“吹衣亭”、“出岫”、“遐观”、“载欣”、“载奔”,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进行设置。在“吹衣亭”最高点的观景平台和观景亭,视野开阔,可远眺城东片区和桃花山。从“出岫”的东北方向看去,5个酒红色钢结构立体构成的“五福临门”,与绿廊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观感。
来到“遐观”东侧的瞭望台,市民可以一览泉州城市新区的繁荣。到时候我们将看到“载欣”的建筑风格融入泉州传统厝埕的理念,增加绿地用以分隔出不同的空间。最后一个服务点“载奔”为已建成的森林公园三期步道起点入口广场,规划对其进行景观提升,结合实际增设一座公厕。
★休息点
在绿道上若是累了,游客可以选择在休息点休息。整条绿道共有8个休息点,以200米为服务半径进行设置。每个休息点都为游客提供充足的休憩空间,自动售卖机、自行车租赁点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一边休息,还可一边观赏风光。
解读4
绿廊系统如何设计?
为了保护绿道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现有方案规划设计一个绿廊系统,在绿道沿线科学选择地方特色品种植物进行种植,逐步形成一个防护带。
绿廊的观赏景区主要是2个小游园和5个服务点,整体植被景观分为碧波幽麓段、清宁文萃段、海湾绿洲段和桃源梦乡段等4个部分。碧波幽麓段经过大坪山农田、山林,保护原生态自然景观,烘托出翠麓清幽、暗谷流涓的意境。清宁文萃段突出活力灵动的主题,建议保持青翠清新的现状。海湾绿洲段让游客将山、江、城尽收眼底。桃源梦乡段途经桃花山的山林和村庄等区域,繁花似锦,馥郁芳香,是踏青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