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建管用”一体推进 高标准农田持续“更新”

农民日报

重庆市梁平区农耕条件较好,是巴渝第一大平坝,素有“小天府”、巴蜀粮仓之美誉。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在改造进程中,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均有所提高,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有机衔接。

“改田”与“改制”同步推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小散地块耕种难、效益低少种粮难。”长久以来,“两难困局”一直是梁平区在农业生产上躲不掉的现实难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土地的流转经营,也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遇阻,无法发挥大规模连片效益,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益低下。

基于这一现状,2019年梁平区在重庆市先行先试,系统集成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以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为第一个试点,集中连片完成2700亩高标准农田的示范改造提升。在两路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集合土地,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再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进行多形式的规模经营,由承包土地的农户均分土地经营权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改革统筹推进、“改地”与“改革”高度融合的路径,既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稳产保供,又优化了农业经营体系,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以前我们村是出了名的‘空壳村’,基本上没什么钱。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后,27个种粮大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公开竞标,最终4家以每亩每年510元的价格流转。”两路村村党支部书记杜江东说,“现在村里面发展得非常快,很多农户除了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红,还可以外出打工,赚取额外收益。”

除了为本村村民拓展就业渠道,两路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大大提升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利润空间。农田改造后亩均节约成本约150元,增产75公斤,有效提高了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同时项目区产业发展到位,种植大户们充分利用稻渔、稻鸭、水旱轮作等产业组合模式,进一步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信息化技术支撑 完善监督检验体系

“我们积极借助遥感监测、三维‘可视化’设计以及工程设施上图入库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巴渝良田’与耕地保护应用系统‘渝耕保’融合建设,不断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抽测制度,完善监督检验体系,对规划选址、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监督检查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价,坚决遏制工程质量增量问题,全面提高农田建设信息化监管水平。”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科长余晓兰说。目前,重庆市正逐步构建高标准农田“天地网”一体化闭环监管架构,实现涵盖梁平区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内的农田“一张图”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利用、高水平管护、高效率服务“五大跃升”。

基于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排查经验,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农田建设科科长王中会说:“信息化摸查工具的应用提升了整体摸查效率,不仅破解基层人员力量不足的难题,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压力,同时也切实提升了排查整治实效。”

据了解,为了能迅速发现问题,重庆依托“重庆国土调查云”,再次开发扩展农田建设小程序功能,解决了任务派发、项目导航、影像显示、地类数据查询、外业拍照和核查标注、整改前后对比等难点。同时积极推动工程设施“点状、线状、面状”矢量化上图,逐步构建工程设施数据库,建立项目“面积图斑+工程设施+遥感影像”数据“一张图”,实现项目数据“云显示”、检查情况“云调度”、排查整治“云记录”、核实结果“云储存”。

从实际需求着手构建长效管护机制

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后,农田管护的主要责任在村一级。杜江东告诉记者,两路村划分为12个组别,会定期安排专人对农田使用情况巡检排查、清理沟渠或者修理管道。“农田不是建好了就不管了,我们还是得从日常使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设施设备更完善,粮食生产能力更强。”杜江东回忆,2022年夏季,长时间的干旱少雨导致作物缺水,但部分农田无法实现精准灌水,经过排查发现是因为初期设计不足,水管的长度不够,以及水源补给不够充分,供水量无法覆盖全部农田。在星桥镇农村委员会等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两路村补挖灌溉水管进行修缮,水库也从原来的2个增加至4个,解决了作物灌溉的难题。

但高标准农田建设从来不是一劳永逸,要想使农田处于“更新”状态,持久发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从问题出发不断改造提升,并建立长期管护机制。

根据记者此次实地调研结果,星桥镇和新盛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总体情况良好,泵站、管网、道路等设施设备运行正常,一体推进“建、用、管”成效明显,工程质量问题排查较为全面,高标准农田能够较好发挥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在新盛镇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中,工程技术专家发现个别泵站进出水管支墩材质、尺寸与设计不一致,电器控制柜未接设接地线。专家指出,“这说明工程建设质量细节控制有待提升。”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梁平区已做好整改,并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压实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管控责任,严把工程验收关,确保建设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项目摸查整改完成后,我们要求一定要让群众参与评价,问题找得准不准、查得全不全、改得到不到位要由群众说了算。”王中会说。截至目前,该区可立行立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也已制定整改方案,待后续执行,摸排完成率已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