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末梢变身沿海铁路枢纽 发挥经济特区支持作用

海西晨报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八闽大地,路网末梢,西北靠山,东南临海。福建省境内山岭、丘陵连绵起伏,河谷盆地错落其间,自古以来,闽道更比蜀道难,陆上交通极为不便。

曾经,厦门靠一条鹰厦铁路连接外界。伴随国家大力支持高速铁路建设的春风,厦门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福厦快速铁路动工建设,拉开了厦门铁路建设发展的大序幕,擘画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

短短十多年间,厦门从只有一条低等级鹰厦单线的铁路匮乏城市,变身为铁路大市;从一个铁路末端城市,一跃成为东南沿海铁路枢纽中心城市。铁路的大跨越、大发展,增强了厦门的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带来了旅游、物流和人才的加速流动和高效集散。

连日来,晨报记者通过采访厦门铁路建设指挥部及相关铁路专家,回望厦门铁路的发展足迹。

铁路末梢

变身东南沿海铁路枢纽

1955年2月,福建省第一条干线铁路——鹰厦铁路动工建设。在约700公里的线路上,参加筑路的铁道兵和沿线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移山填海,架桥开隧,用短短两年时间建成了这条修筑难度极高的铁路。1958年,鹰厦铁路正式通车运营,火车清澈的鸣笛声穿过厦门海堤,从此结束了厦门不通铁路的历史。很难想象,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鹰厦铁路独占鳌头,支撑起厦门城市发展达五十年之久。

厦门铁路的大变革发生在2005年9月30日——福厦铁路正式动工兴建,厦门铁路建设由此驶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福厦铁路开通运营,美丽的鹭岛摆脱被称为“铁路末梢”的尴尬,昂首迈入“动车时代”;2012年龙厦铁路开通运营,至此,一个连接厦、漳、泉、龙的一小时城际生活圈形成;2013年厦深铁路开通运营,形成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及海峡西岸三大经济板块的“旅游黄金走廊”,东南沿海3小时旅游经济圈……

回望数十载,一条条“巨龙”助力处在鹰厦线南端末梢的厦门,从一座孤岛发展为经济特区、副省级市、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给厦门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站房建设

见证厦门特区发展与变迁

伴随着时代在更替的,还有铁路站房。火车站是一座城市的地标,也是城市发展变革的最好见证者。

改革开放前,厦门站沿用1957年落成的木板房,简陋却担当着重要的历史角色。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厦门火车站迎来了第一次发展契机:1983年5月厦门站第一次全新改建,为厦门铁路增加了活力。至1996年前,车站旅客和货物吞吐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厦门站成为闽南地区客货运输的主要集散地。

2000年后,国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为迎接南来北往的各路动车、高铁,厦门北站的蓝图绘就。厦门北站是中国国家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沿海快速铁路的一个重要客运站,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在此交会,使其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07年9月28日,厦门北站片区开发建设工程开工建设;2010年4月26日,厦门北站随福厦铁路开通而同步投入运营。

在厦门进入“动车时代”后,厦门站承载能力已无法适应客流需求,厦门站改扩建逐渐提上议程,2014年3月1日主站房封闭施工,2015年2月厦门站南站房、南广场正式投入使用;2016年厦门站北站房、北广场投入使用。

随着厦门站和厦门北站的双站运营,加快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进程。而如今,位于厦门北站北侧的新建厦门北站也在加快建设中,2023年有望与福厦高铁主线同步建成。未来三个客运站同步运营,将更加盘活特区的客流、物流乃至商贸流、产业流,厦门将阔步迈入高铁时代。

完善配套

确立铁路枢纽中心城市地位

厦门虽然已有多条铁路汇聚,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自己的动车检修、存放的场所,动车抵达厦门后,还得开往福州或龙岩检修、存车,之后再回到厦门载客,无形中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2014年,厦门北动车运用所工程及迁建既有厦门客车整备所工程开工建设,这是厦门市与南昌铁路局集团公司合作的重点项目,是厦门铁路枢纽重要的运输配套设施。动车运用所就是动车进行停靠、检修、清洗的场所,保障动车安全运行。历经3年建设,2017年12月,厦门北动车运用所最后一期竣工,海峡西岸最大的动车运用所全面投用。

厦门北动车运用所的建设进一步确立了厦门铁路枢纽中心城市地位,解决厦门没有动车检修能力的问题;2019年客车整备所正式投用,不仅有利于厦门站释放能力,为开行更多中短途动车组创造条件,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厦门北站能力优势,有望开行更多时速160公里的“绿巨人”列车,满足更多旅客的需要。

一条条线路,一个个火车站、一个个动车所相继建成,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以来,铁路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十三五”期间,福建中长期规划“三纵六横”铁路网格局已全面形成,以福州、厦门为核心、双心放射的“一纵三横”高速铁路进出省通道,沿海高速铁路、快速铁路双贯通,厦门火车双站在国家构建“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全省形成的高速、快速、城际等多层次、便捷化的铁路运输体系中,发挥经济特区的重要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