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跃进:了解传统戏曲传承和发展 才能做好艺术评论

扬子晚报

9月16日上午,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扬子晚报,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承办的江苏艺术基金2021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评论人才培训班》迎来了又一讲。来到课堂主讲的是原上海京剧院院长、艺术硕士、上海戏剧节协会理事、周信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单跃进,带来别开生面的一堂课。要做好艺术评论,就要对传统文化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了解。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评论如影随形,可以从历史、审美、个人心理,或是哲理寓意的角度。评论是对创作或者艺术创作活动的评判和研究的过程,和艺术创作是一个生命主体。

来说说中国戏曲。其形成相较于古希腊古罗马来说,是晚育晚熟的,直到在唐朝后期宋金时代才逐步形成具有舞台概念的表演。戏曲极具民族特征和属性,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语汇系统,通过独特的“唱念做打”的方式呈现,塑造出丰满鲜活的舞台角色。

中国戏曲中,京剧大师在传承同时勇于创新,就自己的声腔特色或是表演,形成具有各自风格特色的表演形式,形成不同的流派。正是这些流派的异彩纷呈将京剧推向最高巅峰,也就有了大家熟知的“梅尚程荀,余谭马杨言高”。同时,京剧这一舞台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属于集体的。

中国戏曲在历史的舞台上还承载着大众课堂的意义。从古至今,中国戏曲的欣赏习惯实际上是对文化认同。戏曲传承也不只是停留在剧种传承上,其本质是文化认同、文化态度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戏曲的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作为戏曲人,要懂得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来提高素养,建立正确文化立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作为评论人,则需要对舞台表演舞台空间的叙述方式(戏剧方式)做了解。

单跃进还就剧团的发展谈了自身理解,首先需要具有现代人文价值的观点来涵养京剧,汲取正面、有责任的选取及创作。任何的作品在今天传播,它本身就具有了现在的气质。

其次,必须以创造性的实践,将中国戏曲的古典性融入到现代京剧的体系当中去。在现代化转换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保持认同和敬畏。要维护表演艺术规范的程式化,这种程式化的表演舞台迅速具有稳定性,京剧也就完全有能力表现时代,或当代的文化。

(通讯员 陈丹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