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姚龙违规收受礼金等问题;鸡西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赵国军违规接受旅游安排等问题……”2022年元旦前夕,省纪委监委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多起为领导干部由风变腐、风腐一体、受到党纪国法惩处的典型案例,释放了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锲而不舍纠治“四风”的强烈信号。
纠“四风”寸步不让,树新风一以贯之。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度,扫除作风之垢,荡涤“四风”之弊,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夯实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紧盯不放 狠刹享乐奢靡之风
一次违规聚餐引发交通事故,大兴安岭新林区委原书记王闯对一年前的那次“不以为然”追悔莫及。
2021年4月26日,王闯带队一行6人到新林区塔尔根镇检查防火工作,当晚在该镇林场专业扑火队食堂用餐,席间与当地4名陪同人员共饮用白酒2瓶。其中一名陪同人员餐后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王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免去区委书记职务;其他责任人员受到相应处理。
五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精准发力,保持力度和韧劲,从严查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和名贵特产、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会所中的歪风”;从专项整治大操大办、“天价烟”“吃公函”等突出问题,到防范和查处不吃公款吃老板、不收实物收卡券等隐形变异问题,抓早抓小、串点成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不断巩固深化治理享乐奢靡之风的成果。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年关即是廉关。数据显示,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落马的领导干部大多数都存在违规收礼问题。
早在2017年春节,省委就明令各级领导干部,只要违规收送礼金,就要“军法从事”。军令一出,强力推进,全省13个市(地)党委按照省委要求层层对县区党政班子成员进行节前廉政谈话,要求从自身做起不收节礼。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节点”当“考点”,通过下发通知、提醒谈话、通报曝光等形式划出“高压线”,打好“预防针”,营造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
“严禁使用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或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电子红包、商业预付卡等;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或违规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或借机敛财……”2021年末,省纪委监委提出“九严禁”,对全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严明元旦春节期间纪律要求。
每到年节严肃纪律、整饬作风,已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敲钟示警的常规动作。与此同时,各地纪委监委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强化明察暗访,盯紧盯住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节日易发的“四风”问题,有效遏制反弹回潮。
“节前声声鸣警钟,节后紧紧问成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抓住关键点,既紧盯树倒根存、禁而未绝的老问题,防止问题反弹,又针对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新问题深挖细查,加大监督力度,推进风腐一体纠治。”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五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享乐奢靡问题1.6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9万人,公开通报典型案例2701起,享乐奢靡歪风明显收敛,问题当年发生率由2017年的38.3%下降到2021年的18%。
靶向发力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直以来,群众对窗口单位服务不优、质效不高问题反映强烈,“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问题成为困扰群众的“烦心事”。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张巍多次强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再小也不放过;哪方面有问题反映,就在哪方面下功夫。”
“政务大厅窗口虽多,但办业务却很慢,耗不起就得找中介。”办事群众随口的抱怨,引起了佳木斯市纪委监委的重视。
去年11月,佳木斯市纪委监委对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不动产登记、公积金、银行等窗口进行暗访调查,发现存在排队时间久、插队严重,部分窗口不叫号、干私活,甚至有“黄牛”公然卖号牟利等问题。经查,自去年以来,该中心窗口部分工作人员串通“黑中介”,以中介在前收费承揽群众业务、窗口人员在后操作的方式,利用工作便利收取好处费,共计12万余元。纪检监察机关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
这也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整治窗口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服务群众消极应付等问题,较真碰硬、一抓到底,助力能力作风提升,护航营商环境优化。“我们采取省市县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兵分多路,直插负责单位办事窗口的方式,通过模拟办事、陪走流程、查阅台账、访谈群众等形式进行明察暗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云鹏介绍说。与此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开展“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统筹监督力量,提升监督效能。
今年2月24日和25日,省委连续召开两场重磅会议:全省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在两场会议上,省纪委监委分别通报了干部作风反面典型案例和破坏营商环境反面典型案例。省委决定今年在全省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作风向严向实。
五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监督推动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2020年5月,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工作,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场主体受困扰的、制约发展突出的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2021年12月,省纪委监委又专门出台《关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并提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企服务“十不准”,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据介绍,五年来,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6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1万人。
立破并举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打开省纪委监委网站,“通报曝光”栏目格外醒目,省纪委监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已经形成常态化通报制度,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对违规违纪具体情节公开曝光,让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与案例通报相呼应的是,从2021年1月起,省纪委监委建立月通报制度,每月定期向社会发布全省查处“四风”问题数据。
“案例通报与数据通报双管齐下,目的就是在强化典型案例警示震慑的同时,充分发挥数据统计的‘风向标’作用,通过动态数据变化,对‘四风’问题情况分析研判,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张云鹏表示。
五年来,省纪委监委持续探索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打出了一套数据分析、常态化监督检查、通报震慑、纪律约束的“组合拳”。一方面,建立统计分析机制,定期对“四风”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共性规律,督促相关部门查漏洞、补短板,督促各市(地)针对本地易发多发个性问题精准发力,深入治理;另一方面,以上率下,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狠抓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并对“四风”问题多发地区负责人进行提醒约谈,把查处问题与督促整改结合起来,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传统监督多为阶段性定点专项检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纷纷探索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分析比对和研判数据异常及规律特点,深挖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实现精准发现、精准纠治。
“任士力多次使用学校公务油卡为其私家车加油并购买香烟,累计消费14591元。”2021年国庆节前夕,大庆市第二十四中学原校长任士力因“私车公养”问题被大庆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大庆市纪委监委依托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打通公安、机关事务管理、加油站点等相关部门公务用车运行数据平台壁垒,紧盯公车节假日加油、加油使用量不合理、私家车使用公务油卡加油等问题,进行定向对比、提前预警。同时,还创新研发公车预警系统,积极协同公安部门采集全市1739个道路卡口的公车过车数据,并在红岗区、大同区纪委监委开展试点,将辖区内的190辆公车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常态化、动态化对公车进行精准监督。
作风建设难在破,重在立。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开展新风正气宣传教育,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两个“清风”阵地。各地廉政教育基地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因子,及时更新展陈,进一步宣传廉洁文化。佳木斯、伊春、大兴安岭等地纪委监委还开通了抖音号、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
“我们将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短视频平台综合利用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龙江‘四大精神’,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时代感与感染力,将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伊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佐证。“公务接待简单了,逢年过节轻松了。”随着龙江作风名片越擦越亮,广大党员干部风清气朗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
踏上新征程,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党风党纪一起抓,让新风正气在龙江大地不断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