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校 作业改进的实践探索

安徽日报

作业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双减”背景下,许多中小学校开展了作业改进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改变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的问题,如何解决“作业减少是否影响学习成绩”“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够怎么办”等困惑,仍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校 作业改进的实践探索

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强化知识传递、学校确保学生获得高分的工具。在“工具”导向下,学生的作业负担不断增加。但作业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手段,而不是目的。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强调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只有改变“以分数论英雄”,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才能真正优化作业实践,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把握作业质与量的平衡。减量是为了提质,大量机械化的无效作业和重复性的枯燥练习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引发学生抵触情绪。减少作业不是盲目减量,也不是完全不要作业,而是要在有限时间内提高质量,最大限度发挥作业的全面育人功能。用心备题、细心选题,通过整合设计,让作业既关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体现书本知识与社会发展的关联,促进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品质、实践创新、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成长。

协调学生基础发展与个性需求的关系。“双减”政策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目的是为了增加作业的选择性。但如果学生对作业的选择,没有着眼于个人情况、自身发展,选择就失去意义。让学生由“消极应付”变为“主动参与”,需要教师从“拿来主义”转向自主设计,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分层作业。同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挑战更高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改革机械、枯燥、繁重的作业形式,将生动、有益、有趣的作业精准到人,让作业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才能增强作业的吸引力、针对性。

协同推动作业改进与学校管理。作业减量提质不是教师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学校的统筹管理必不可少。一方面,学校要建立作业协调机制、评价机制,了解各学科作业容量与质量,鼓励教师合作设计跨学科作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育德能力、教学能力、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能力,为作业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作业减量,不减质量,不减责任。当作业形式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评价不再只是老师的打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作业的机会,作业才能更为高质高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进步。(作者韩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