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再害怕也比不上一条人命”
(相关资料图)
素不相识的患者病情复发,温岭鞋厂女工再度捐献骨髓
杨芳芳
“不用担心,只要对方有需要,随时联系我,我都在,我还会捐献的。”杨芳芳委托工作人员给急需造血干细胞的病患带去了这一句承诺。
今年3月的一天,杨芳芳躺在病床上,两只手臂上插着导管,伴随着机器的“嘀嗒”声,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缓慢滤出——这是一年时间里,杨芳芳第二次为同一位陌生病患送去“重生”的希望。
4月初,好消息传来,在接受了杨芳芳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后,那名素未谋面的病患恢复状况良好。
一听到“救命”二字
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今年34岁的杨芳芳是台州温岭市城北街道某鞋厂的一名工作人员,老家台州仙居。杨芳芳活泼开朗,见谁都笑呵呵的,是个自带阳光的“暖妹子”,而那份仗义的性格,像极了女侠客。
工作之余,杨芳芳热心于公益事业,也会经常参加无偿献血。
2009年一次献血时,杨芳芳无意中看到了捐献骨髓的宣传单,当即填写了表格。这件事,她很快就忘了,直到2021年12月突然接到红十字会初配成功的通知——征求她的意见,是否愿意为远方一位陌生人捐献救命的骨髓。
一听到“救命”二字,杨芳芳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后才开始冷静下来,脑子里开始闪现很多吓人的问题。”杨芳芳之前没有关注过骨髓捐献,也有很多顾虑:会不会很疼?身体会不会受影响……但在查询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杨芳芳很快解除了顾虑。
“我们平日里说的捐骨髓,其实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那么吓人,不过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为了能够给病患提供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杨芳芳开始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休息,尽量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打了近一周的动员剂
耗时7.5小时完成捐献
2022年3月初,做好准备的杨芳芳奔赴杭州中医院,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捐献前,杨芳芳要在中医院待上近一周的时间,每天早晚都要被注射动员剂,帮助血液中形成更多造血干细胞。
“打针倒不怕,就是动员剂打完后,全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浑身乏力,腰部酸痛。”在接连注射了6天动员剂后,2022年3月8日一早,杨芳芳躺在病床上,一根导管从她一条手臂上将血液引出,通过一台仪器将造血干细胞过滤出来,随后再从另一条手臂将血液输回杨芳芳体内。
“提取过程本身没多大的痛苦,但整个过程持续时间很长,而且为了顺利进行,我全程都要平躺着一动不动,越到后面越难受,腰都躺硬了也不能换个姿势。”
当天的采集持续了4.5个小时,但由于病患是个“大块头”,杨芳芳一次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还不够。第二天,她又躺了3个小时,两次共采集了38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根据相关规定,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和接收者的具体信息都是保密的,“捐献后不久,红十字会转交了一封对方写给我的匿名感谢信。通过信,我大概知道对方是一名东北的男性患者,正当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子的顶梁柱。”由此,杨芳芳真切感受到骨髓捐献的意义和重要性。
患者再度求助
她毫不犹豫应允
在捐献后的一段时间里,杨芳芳时常记挂着这位未曾见面的陌生人。2022年12月的一天,温岭市红十字会打来电话,告知她之前救助的患者病情复发,需要再采集一次造血干细胞。
面对这个请求,杨芳芳当即表态:“愿意捐献,随时配合!”
但其实,当时她心里挺难受的,这意味着第一次捐献和移植没能让那名“陌生人”摆脱病魔。
善良的家人也都支持杨芳芳再度出手救人。今年3月4日,在做完相应的准备后,杨芳芳又一次接受了近一周的动员剂注射,随后再次躺在熟悉的仪器边上,轻车熟路地完成“生命回流”的过程。和第一次一样,她也是躺了一天,两次共采集到396毫升重生的“种子”。
“再害怕再痛苦也比不上一条人命。”当被问及为何这般义无反顾承受苦痛,仍愿意再次出手救人,杨芳芳说,病患一家人所承受的煎熬远比自己要多得多,“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呼吁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骨髓的队伍中来,目前的采集技术,对身体没有什么损害,但却能拯救别的家庭。”
杨芳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恩爱,两个儿子乖巧懂事。大儿子小程今年16岁,读初中。小儿子今年9岁,上小学一年级。
“我希望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希望我的言传身教能让孩子学会善良,长大后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有爱之人。”杨芳芳说,这也是她做好事的一点“小私心”。
据相关统计数据,杨芳芳是温岭首位、台州第3位、浙江省第17位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