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讯:投资机构为何都爱上海老洋房?衡山路8号这场“下午茶”里有答案

浦江眼

衡山路8号,上海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历史建筑与时尚休闲业态在这里交织。在它的周围,面积4.3平方公里的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目前已集聚约500家知名投资机构。

“金融机构选择衡复,金融人才也爱梧桐树下的老洋房。”在4月3日举行的“徐汇区高层次人才Talent下午茶——走进衡复金融街”交流活动中,来自金融界的投资人、研究者共聚一堂,探讨投资机构纷纷选择上海历史风貌区的“默契”由来。“衡复金融街地图”也于当天发布。


【资料图】

朱亮摄

徐汇素以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而闻名,区域内有15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汇聚了浦江实验室、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顶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功能型平台。根据徐汇区人才部门的最新统计,全区现有留学归国人才2.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64.91%,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6年位居上海首位。

金融支持科创是大势所趋,而在徐汇,在丰沃科创土壤的支撑下,衡复金融街区成为率先承载这一功能的重点区域。记者从徐汇区金融办了解到,徐汇将打造“栖凤、论道、联珠”三大衡复金融街建设主体品牌,以金融产业为媒介,引入更多科技、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新类等符合徐汇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入驻。

在金融支持实体方面,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徐汇有着成熟的产城布局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徐汇就在漕河泾开发区布局前沿产业,历经近40年的培育和迭代,目前元宇宙的六大技术领域——区块链、交互技术、游戏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物联网等,在徐汇区均有布局乃至深耕的点位。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徐汇”,千骥资本董事长吴骏是本世纪初最早一批回国创业的归国人才。从新药研发转向专业投资领域后,他选择将公司总部落户徐汇的一栋老洋房。除了故土情结,“街区”和“集聚”的理念对他有着深远影响。“我在加州湾区学习、工作了十余年,那里最大的风投机构集聚区,就是由一栋栋洋房聚合而成的街区,只要报出这条街上的门牌号,大家就知道你的公司所在的环境以及你会投资的企业能级。”

作为女性投资人,杏泽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文溢对衡复风貌区的咖啡馆、美术馆、街区小巷都情有独钟。“投资生物医药行业需要研读大量的专业论文,疲劳时在梧桐树下走一走,能让我理顺思绪,归于平静。”

金融街区的打造离不开人才支撑。作为海派文化之源的徐汇区,在衡复历史文化区内有着1000余幢优秀历史建筑和33条“永不拓宽”历史风貌道路。在这里,人才从入境到居住、工作和生活都能得到满足,还能享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全球化的时尚生态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交体验。

朱亮摄

而在生活品质的基础上,徐汇区正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高端金融人才搭建优质的交流平台。在最新一期“人才下午茶”交流会中,联创资本创始合伙人韩宇泽向在座的徐汇区领导和区金融办负责人提出,希望有更多政府引导基金的出现,同时,缓解过去几年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上海的注册难等问题。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严弘表示,上海的金融行业合规意识较强,但的确存在创新意识不足等现状。他建议,在徐汇区打造衡复金融街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以创新模式推动投资机构合规落地,让历史风貌区内不仅有“参天大树”,也有充沛的“灌木”,共同构建金融产业生态,提升吸引全球人才的力度和产业活力。

目前,徐汇已形成东部徐汇滨江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西部漕河泾开发区、北部衡复地区投资机构集聚的“产业金三角”,加上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强大的高校和大院大所资源,金融无疑成为了将这些产业高地“串珠成链”的关键要素。

记者在交流会上获悉,下一步,徐汇将更大力度发展科技金融,通过做强徐汇资本这一国资创投平台,实现“基金+产业”双向赋能,借助政府基金的先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进一步支持实体。徐汇还将加快完善科创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扩大科技信贷覆盖面,依托区域知识产权优势加快发展IP金融,强化对创新源头的金融支持。一批有专业估值能力、跟投能力的中介机构也将被持续引入,升级徐汇的创新孵化资源配置。

徐汇区副区长俞林伟介绍,围绕衡复历史风貌区,徐汇正着力打造“全球首发首店示范区”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区。一方面,在衡复地区的老洋房中引入更多品牌首店,带动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建设。另一方面,促进金融服务产业集聚,吸引更多PE、VC、证券机构来到衡复。“在产业集聚和创新中,梳理好城市CBD与历史风貌的关系,尽可能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肌理保留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