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一早,家住静安河滨花园的陈建生阿姨,带着19个月大的外孙女来到位于昌化路上的吴江路幼儿园,祖孙俩的目的地是当天新启用的“江宁004号宝宝屋”。同一天亮相的还有位于蒋家巷社区的“江宁005号”家庭式滋养型“宝宝屋”特色样板间,标志着静安社区“宝宝屋”2.0版建设正式启动。
【资料图】
去年9月,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率先在全市启动嵌入式、标准化社区“宝宝屋”建设。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介绍,目前江宁路街道已率先在全市完成常住人口15%社区托额的托育服务圈覆盖,整个静安区已建成7个社区宝宝屋,今年全区将完成社区宝宝屋100%全覆盖。
语言特色“宝宝屋”满足家长共性化需求
“设施是一方面,关键是‘宝宝屋’的师资过硬,这是我们家长最关注的。”陈阿姨告诉记者,家里周边能带小朋友活动的大型场地选择不多,一般只有静安雕塑公园能让孩子尽情玩耍,但缺少适合低龄宝宝的互动设施,更没有专业的老师带领小朋友活动。此前,如需专业早教服务,家长只能从市场化机构中选择,一套课程往往要2万元甚至更高。
资金花费还是其次。陈阿姨表示,有针对性的早教师资,是静安社区‘宝宝屋’最让家长感到贴心的优势。“我们家小朋友学说话进度不快,但跟着‘宝宝屋’的老师一点一滴地学习、模仿,孩子很快能听懂,还当场学会说‘宝宝屋’三个字。”此外,在吴江路幼儿园“宝宝屋”,老师同步教孩子洗手、整理内务,标准规范的操作也让陈阿姨感到很放心。
“‘家门口的宝宝屋’不仅是开给孩子们的,也是为家长开设的。”江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余文君表示,在1.0版‘宝宝屋’为1—3岁宝宝提供临时性托管的基础上,2.0版“宝宝屋”进一步聚焦该年龄段孩童的成长特点以及家长在孩子教养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为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在育儿师队伍建设上,街道率先组建了1-3岁婴幼儿教养方式联盟,研发相应的从业人员培训课程;机制上,严守安全底线,由区教育局牵头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共同研制社区“宝宝屋”运营规范标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
吴江路幼儿园副园长单菁介绍,在前期对“宝妈宝爸”进行意见征询时,不少家长对孩子语言教育的需求都很强烈。“孩子2岁了还不能开口说话”“口齿不清、不能表达”“只能发简单音节,不能说词语”……各种困惑和教养需求从四面八方涌来,也让专业部门更精准地聚焦“宝宝屋”服务内容的系统化设计。
以吴江路幼儿园为例,园内“宝宝屋”聚焦该园自有的语言教育特色,以“乐言乐语,快乐相伴”为主题,为孩子们创造在“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玩一玩”中就能学会“说一说”的“乐玩”环境。同时,发挥“宝宝屋”嵌入在内幼儿园内的优势,由专业幼师为孩子提供语言指导。比如,通过“嗅觉卡片”让孩子们一边闻气味、摸触感,一边听录音学习各种水果、动物的发音,用符合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提升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
一个玩具、一间房,传递科学育儿理念
当天,全市首家“家庭式滋养型”特色“宝宝屋”样板间——蒋家巷社区“宝宝屋”同步亮相。该“宝宝屋”位于东海园小区内,原址是一套公建配套房改造而来的社区卫生站,经过居民需求征询,现成为“家门口的宝宝屋”,但内部仍保留了原卫生站相关的中式元素。
静安早教研究中心主任林丽介绍,这一“宝宝屋”样板间的可复制推广性在于还原孩子们熟悉的家庭环境。屋内有客厅、厨房、卧室、盥洗台等家中常见的元素,孩子们可以在厨房学习操作碗筷、辨认蔬果、倒水解渴,也能在衣帽间内学习内务整理,衣架上摆放的传统团扇则能让小朋友接触到传统文化。在“宝宝屋”的公共客厅,未来还将放置高低错落的儿童活动设施,为正处于大动作发展关键期的1-3岁孩童提供能爬上爬下“放开玩”的空间。“小到一个毛绒玩具、一张婴儿床的摆放,背后都有‘宝宝屋’想要传递的科学育儿理念。”林丽说。
孙忠介绍,去年亮相的1.0版“宝宝屋”已经嵌入了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南阳实验幼儿园等不同形态的公共服务空间。今年,静安区在上述三个样式外,正进一步在居民区、商圈和园区推进嵌入式、标准化的“宝宝屋”,重点在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性上做文章,丰富社区“宝宝屋”样态,努力满足老百姓的个性化需求。
在中心城区推进社区“宝宝屋”建设的过程中,“场地从哪儿来”始终是关键。孙忠介绍,吴江路幼儿园虽然空间有限,但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建成嵌入式“宝宝屋”,实际只用了不到半个月。“一方面借鉴了南阳幼儿园探索公办幼儿园开设‘宝宝屋’的经验,另一方面加强育儿师实操培训,让‘宝宝屋’的建设既成本可控,也讲求效率,补足市中心场地空间的限制。”
当天,由静安区政协教育界别专家和区早教中心等部门共同研发的“科学育儿卡”套装也首次在江宁社区“宝宝屋”启用,将向家长呈现静安区托育中心、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及社区“宝宝屋”的功能定位、服务地点及时间、预约平台等关键讯息。据悉,静安区已将社区“宝宝屋”建设列入2023年实事项目,各街镇将同步规划开设更多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宝宝屋”在14个街镇的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