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胳膊还粗的白萝卜、
新鲜现碾的大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黄粗壮的甜甘蔗
……
看似是大型丰收现场,
没想到却是学校表彰大会。
这些分量实在的自产特供菜,
全是白蕉镇白石小学
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奖品,
一天就送出超三百斤,
心意满满!
超三百斤“重奖”
全产自学校
手捧“蔗”么甜的甘蔗,托起越努力越幸福的“幸福大米”,手举白白胖胖充满希望的粗萝卜,白石小学学子们站上领奖台,满脸自信与喜悦。
这正是2月22日,该校举办的学科核心素养监测总结表彰大会。让在场学生惊喜的是,奖品全都“出身不凡”,均是孩子们在耕读园里种出的劳动果实!
据白石小学校长李杨介绍,当天共送出150斤大米、100斤甘蔗、近80斤萝卜。“特意以学校农产品作为礼物,是希望学子们懂得唯有用心耕耘,方能收获满满。劳动创造丰收,同学们的学习亦是如此。”李杨称。
小斗发现,除了表彰大会上奖品出众外,准备奖品的过程,也富有意义。奖品全由该校劳动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前一天下午在学校劳动基地的耕读园采摘、包装,既能确保奖品新鲜,还让学子们学会新的劳动技能。
拿到自己“种”出来的奖品,孩子们不禁感叹,“奖品太有创意了”;还有学子开玩笑称,“如此‘食在’的奖品,回家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学校“重奖”消息传出,让不少网友点赞。与常规笔、本子等文具不同的奖品,让人羡慕,觉得它更有意义。
看网友花式夸赞▼
孩子和老师们欣喜的笑脸背后,
却写满一所乡村学校对
特色教育的坚持
与逆袭的故事。
67年老校
“土”得让人羡慕
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斗门区白蕉镇白石村内的白石小学,昔日是所并不起眼的乡村学校,如今却蜕变成鱼米飘香的美丽校园。
昔日破旧的校门、野草丛生的河渠……全“换脸”。眼下,校园已摇身一变成为飘散着书韵和田野芬芳的“耕读园”。
除了“表”的变化,更意想不到的改变,还在里子。该校以“耕读修身、润德启智”为校训,推进校园“耕读文化”和课程改革,真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并以耕读修身,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合作、探索、创新的特质。
这里,有农田有鱼塘,还有中药园;稻田学堂、田园种植、鱼塘研学、客家竹板山歌等融合不同学科内容的特色课程,都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最大的体会是,能看到不少孩子在劳作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学习也更有动力。我们将继续开拓,把白石小学打造成精致、温馨具有耕读特色的新农村学校。”在李杨看来,耕读教育可以走得更远。他希望这种特色教育能缝合乡土发展与新农村人成长的断裂,能让他们从农村和土地里找到原始的顽强生命力,焕发坚韧不拔的毅力。
辛勤耕耘终得硕果。坚持深耕耕读教育,该校于2020年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名单,广东仅4所学校入选,近年来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也迎来逐步提升。
乡村“小”学校,拥抱大未来!
每一项蜕变与创新,
正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真实写照。
推动教育振兴,斗门将有更多新探索。
|采写:卢展晴
|部分素材源自珠海特区教育、白蕉镇白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