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病毒是准备消失还是卷土重来?最新数据公布!又一新毒株来袭,更易传播→

解放日报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近日,新冠疫情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月19日,杭州两所学校检出数名新冠阳性学生,但均为首次感染且为轻症,截至2月20日14时,尚未公布其感染毒株分支。

2月15日,在本土病例中首次检出XBB.1.5变异毒株。不过,BA.5.2.48(60.4%)和BF.7.14(28.9%)依旧为境内主流毒株。


(资料图片)

一方面,人们感觉病毒在生活中消失了,另一方面,新的毒株和感染又让大家担忧,病毒会不会马上卷土重来?

病毒感染接近历史低值但并未归零

首先,“病毒似乎消失了”,并非一种错觉,全球报告的新增病例数几乎来到了历史低值,大部分人可能周围都没人感染。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病毒已经归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在1月16日至2月12日之间,全球累计新增感染者仍然达到670万,死亡病例为6.4万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期发布的报告,境内每日也仍有5000例以上新增病例。

由于目前各国减少对病毒的检测,并延迟上报相关数据,因此,全球感染数据可能也存在被低估的情况。

从流行的毒株看,XBB.1.5目前占全球新增病例数的35.9%。它是XBB衍生的亚分支,而XBB则是奥密克戎BA.2衍生变异株的重组毒株。

根据GISAID的数据,截至2月18日,XBB.1.5已至少扩散至全球65个国家/地区,其中美国占比最高。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XBB.1.5去年11月中旬开始在美国扩散,在今年1月14日那周,感染占比超过50%,成为美国主流毒株。

在2月12至18日这周,感染XBB.1.5的患者占到了新增患者数的80.2%。

截至2月19日,美国本轮疫情已处于下降趋势,相比1月初的感染峰值,单日新增感染数已下降了50.49%。而与此前奥密克戎BA.1造成的感染潮峰值相比,XBB.1.5感染期间的峰值下降了90.48%。

住院规模上,XBB.1.5造成的住院人数峰值略高于BA.5,多了3000多人。

在重症人数上,XBB.1.5造成的ICU重症患者人数峰值也比BA.5多了405人。

而在7天动态病死率上,XBB.1.5显著低于奥密克戎BA.1等毒株,但略高于BA.5。2月6日,美国本轮疫情的病死率达到峰值,为1.42%。

基于XBB.1.5感染周期较短,我们倒是不用过多担心它还会在国内大范围传播,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人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感染,体内抗体至少能保护3至4月以上,目前大部分人仍在免疫保护期内。

值得关注的下一个毒株

那么,下一个可能引发大规模感染风险的毒株会是哪一个呢?

目前来看,很难预测。

截至2月12日这周,奥密克戎BA.5谱系(不包含BQ.1)的全球占比已降至8.3%;而BQ.1谱系也已处于下降趋势,占比为27.5%。

目前的毒株仍是XBB谱系占比最多,BA.2.75谱系也处于上升趋势。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特别标明了一支新毒株——XBF,它为奥密克戎BA.5.2.3与奥密克戎BA.2.75.3的重组体。世卫组织表示,相比BA.5,XBF的基因突变更易传播,截至今年2月,已有46个国家报告发现了XBF。

而根据GISAID的数据,目前这一毒株的全球占比为2.5%,根据其增长趋势,预计在3月占比提升至6%。

整体而言,目前全球疫情逐渐降温,但世卫组织依旧敦促各国保持警惕,加强病毒变异和疾病严重性等情况的监测,并继续报告相关数据。同时,也需做好高危人群的保护。市民们也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连俊翔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纳米

[责任编辑:]